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鑫鸳:用民间文学打开乡村“好故事”
来源:越牛新闻 | 董晓晓  2023年02月14日08:05
关键词:民间文学

“她已是90高龄,身子骨硬朗,她说她对自己最满意的角色是“三叔婆”,说完,当场给我们演唱了越剧《九斤姑娘》里的其中一个片段——《相骂经》。”最近,嵊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鹿山小学教育集团教师王鑫鸳拜访了原嵊州市越剧团团长费苗娟,并写下越剧代表人物的故事。王鑫鸳于2010年开始从事民间文学创作,至今已有100多篇故事作品发表于《民间文学》《故事会》《山海经》《上海故事》等杂志。2019年,她还受邀在国家级刊物《民间文学》上开设“故事作家王鑫鸳专栏”。2021年9月,王鑫鸳的中篇新故事作品《凤鸣越乡》获得第八届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

比起教师、知识分子、文艺家这些称号,她说自己更像一个在地方文化和历史情境中秉烛夜游的旅人,随时会通向一个意外的方向,也时不时能遇到经久不衰的宝藏。

2015年,王鑫鸳在收集落地唱书资料,拜访当地一位唱书老艺人时突发灵感:能不能创作一个故事,反映这些老剧种的艺术传承?传统曲艺与现代文明之间能不能找到一个结合点,让传统曲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在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准备后,2016年,王鑫鸳提笔创作,完成初稿《老调新腔一声雷》,以一对师兄妹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开,讲述地方戏曲“南山老调”的传承故事。

写作,除了灵感,还需技巧,以及在于如何诚实、好奇且敏锐地理解他人、厘清自我。 起先,王鑫鸳对这个作品并不满意,认为在故事结构、叙事方式、主题表现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她便把初稿放在“江南故事群”的微信群里,请大家多提意见,以追求更巧妙的构思、更曲折的情节、更深厚的文学质地。经过8次大的修改,2016年11月,《老调新腔一声雷》才最终定稿,刊登在2017年4月的《民间文学》上。

很快,《老调新腔一声雷》获评“2017年最受读者喜爱的中国好故事”,入围“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奖,并在2021年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四版·数字教材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原本是写作生涯中的高光时刻,却被她轻轻折叠成一页翻过去。因为她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近年来,孕育于乡村振兴背景里的“艺术乡建”,渐渐扎根于广袤的越中大地。由王鑫鸳带队,嵊州市民协的文艺家们组成志愿服务队,在嵊州市崇仁镇赵马村,开展“民间文艺家驻村,发掘文艺特色资源”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队与崇仁镇赵马村村干部集结成全新的文艺力量,从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的角度,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在乡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为了解答这个课题,他们探寻不止步。

民间文艺家为非遗产品带来更具现代美感的造型,赋予其贴近现代人生活需求的功能,比如为赵马村的紫砂工艺品设计新造型、为竹编寻找销售渠道、为大头荷重新设计头套等。据了解,在嵊州民协的支持下,赵马村目前设立了紫砂、竹编等非遗工坊2家,在一定程度上为赵马村农民就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赵马村有出版《村志》的意愿,嵊州市民间文艺家派出四位作家进行驻村采访,从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村落文化传承和古今名人、工农业和特色物产、历代大事和村组织史这四个板块进行分工负责采访撰写。同时,走访省级竹编工艺美术大师斯浙鹏、省级紫砂工艺美术大师金祖绸、大头荷负责人沈银芳、大头荷指导老师费金斐等民间文艺人才,了解发展现状,探讨发展瓶颈和困惑,为他们出谋划策。

“村民是乡村的主体。艺术乡建的落脚点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最终目的是增强村民的文化自觉,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打造一支生机勃发的乡土人才生力军,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活力。”王鑫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