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专访诗人唐果
来源:《诗探索》 |   2022年08月16日07:58
关键词:诗歌 唐果

 

1.你是从哪一年开始诗歌写作的?最早激发你写诗的灵感是什么?

我是1998年开始写的第一首诗,读书的时候读过席慕容、汪国真的诗,还抄在本子上。更早是在初中,我家住学校,父亲是政治老师,他订阅《故事会》、《电影画报》、《参考消息》等。家里有鲁迅全集,大概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囫囵吞枣式的阅读过。教语文的老师是地主的儿子,他住三楼,我家在一楼,有一天我去他家找他女儿玩,看到他家里有本《星星》诗刊,我就跟他借回家读,字大部分都认识,似懂非懂,但是觉得有意思。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写诗,而且写了这么多年。

我写诗是较晚的了,晚是晚,但没能大器晚成。1998年公司要求每位员工学会上网,那时候网上没有现在这样海量的信息,大多数人都是去聊天室聊天,我在聊天室认识了一位云大中文系毕业在昆明某机关任职的朋友,他说他会写诗,第一次认识会写诗的人,有点崇拜他,他让我去云之南社区的诗歌方阵看他写的诗我便去了,在云之南看到他写的诗,也看到了别人写的诗,再想起我初中时读过的《星星诗刊》上的诗,便试着写了第一首诗。应该说是诗歌方阵里那些不怎么好的诗触发了我,它告诉我可以这样写诗。第一首诗便得到版主的表扬,接着我就写了第二首、第三首。

2.请选择2—3位对你的诗歌创作最有影响的古今中外诗人或艺术家。

读了不少国内诗人的诗歌、国外的经典,开始写作的时候阅读速度很快,几乎是饥饿式阅读,后来才慢下来,变成营养补充式阅读。对我这样的没有接受更多教育的人来说,阅读经典大概是我以为的最快的最简洁的学习方式了。看得脑子有点糊涂的时候,便不知道谁对我最有影响了。我是一个健忘的人,对我形成影响必须有很深刻的记忆,像马尔克斯说他把《佩德罗·巴拉莫》倒背如流。他也承认胡安·鲁尔福对他的影响。我不能准确地背诵一首现代诗,自己的诗都不能准确地背诵一首,记忆里只留下我读了那些诗之后的感觉,比如语言特点、比如表达方式、比如思维特点。没有具体的,所以说不上谁对我最有影响。我喜欢的诗人有希姆·博尔斯卡、阿赫·玛托娃、艾米莉·迪金森,喜欢的诗人有数位,最终选了三位女诗人,我选的是她们的纯粹诗心。三种不同写作方式的巅峰,是我写作路上一直仰望的。

3. 请提供你自写作以来的10首代表作题目,并注明写作时间。

《下雨》2001年;

《遥望孤山》2002年;

《午夜,从睡梦中惊醒》2004年;

《给你》2006年;

《我们去》2007年;

《我把颜色给了蝴蝶》2007年;

《我的墓志铭》2007年;

《画森林》2007年;

《真的太像人了》2007年;

《黑暗之歌》2008年。

4.你写诗一挥而就,还是反复修改,还是有其他写作方式?

倾向于反复修改。非常短的诗有可能一次成型,而稍微长一点诗的可能就需要反复修改,有些诗甚至改得面目全非,至少我是这样的。就像走路一样,给自己找个目的地,我就向着那里前进,如果觉得路线有偏差就会去纠正,目的地是我心目中一首好诗该有的样子。竭尽全力地去改一首诗,如果它不能变成自己心目中的好诗,那就由它去。天才写诗可能一次成型,觉得自己不是天才的,就需要多看几次、反复修改吧。作为一位成熟的诗人,除草稿,我们呈现出来的诗作,即便不是优秀的作品也应该是成熟的作品,而不能是半成品。反复修改并不表示作者的能力欠缺,而更是一种态度。没有优劣和利弊,写诗需要自知之明。

5.你如何看待生活、职业与你诗歌写作的关系?

我本是散淡之人,把心灵的自由放在首位。现在开了个小小的服装店。每天九点左右起床,十点半去店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顾客光顾。等顾客的间隙刷刷手机、看看电影、看看书,大段大段的时间就这么轻飘飘的流走了,我从不为此惋惜。十点半开门,九点左右关门,雷打不动,下暴雨也是如此。没有周末假期,有事情需要外出就关上店门。时间是挺多的,照理说应该多写些诗歌,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一个敞开的空间,随时有客人进来,随时有人进来发广告,随时有假冒的僧人进来让你为他们的庙宇集功德。之前每年还能写几篇小说,开店之后小说没有机会再写了,诗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最近我在思考怎样减轻它的影响,于是近似强迫,最近两月多写了几首诗。

理论上,我倾向于“生活是生活,职业是职业,诗歌是诗歌”。我常常希望自己能厘清他们的关系,不要把三者混淆,事实上生活和诗歌是割裂不开的,甚至是粘连得无比紧密。每天发生的事情,看到的景物,遇到的人,无一不碰触你的神经,无一不让你产生喜怒哀乐,进而想通过诗歌表达出来。生活对诗的影响无处不在。比如,某天的晚餐是一盘竹笋,竹笋是熊猫的食品,现在却来到了我的餐桌上。假如我和竹笋、熊猫呆一块,我就问熊猫,你吃竹笋吗?如果它没有回答。我就会接着问竹笋,熊猫你吃吗?如果它也不回答,我就问自己,想吃竹笋吗,回答是的,于是竹笋就出现在我的餐桌上,为此写了《竹笋晚餐》。就我自己来说,职业对诗歌的影响反而小一点,有也是潜意识的,比如我对作品的较真,对阅读别人作品的较真这方面,大概是因为我从事审计工作多年的原因吧。

6.你关注诗歌评论文章吗?你写诗歌评点、评论和研究文章吗?

我很少读诗歌评论文章,前几天买了本布莱希特的《致后代》,前面有些关于他的诗歌的评论,我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转而直接去读他的作品。这种经验让我想起以前读书,学习的时候觉得好难,很多同学考试都不及格,工作以后处理那些书本上的东西,觉得容易多了。我仅能看懂少部分人的评论,语言通俗易懂道理讲得明晰的,这可能跟我没有经过文学的专门训练有关系吧。我之前给几位画家的画作写过画评,如果写诗歌评论估计也跟写画评一样,闲聊加胡扯。给一些诗人写过些短评,基于对诗歌的判断,发表自己对阅读的感觉,不求准确,但求诚实。

7.请写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诗歌写作要素。

天赋。我最近接触了几位初学写诗者和几位写了一段时间的陌生人。有天赋的人一出手你就能看出来,而没什么天赋的人尽管他写了好几年了,你也看不到让你激动的诗作。

勤奋。勤奋练习,勤奋阅读,勤奋学习。光有天赋不勤奋像一个玩票的,光勤奋没有天赋能写出不错的诗,但很难写出经典的作品。

诚实。忠实于自己身体的感觉,忠实于自己的情感,不进行表演式的写作,不凌空虚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