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宗利华:一个作家必须得是一个“杂家”
来源:山东青年报 | 刘文玉  2022年02月09日12:28
关键词:写作 宗利华

宗利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佳城》《盛宴》、小说集《香树街》《水瓶座》《天黑请闭眼》等17部,多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转载,作品被翻译为英、法、德、西班牙、韩文等,曾获金盾文学奖、泰山文学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全国小小说金麻雀奖等。

 

宗利华热爱文学始于高中,他和几个同学自发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学习之余一起交流阅读心得及各自喜欢的作家,也学着写诗、写散文。1994年于淄博警校读书时,在《淄博日报》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参加工作后,他做了淄博市公安局内部刊物副刊版的编辑,因为经常和作家们交往,便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写小小说。于他而言,“走上文学创作这条路,其实很自然,顺理成章。”

书画激发创作灵感

“我真正开始文学创作,就是专攻小小说,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几个系列,比如网络系列、乞丐系列、民俗系列、新聊斋系列等,后期开始写内容连贯的小小说三题,这也意味着在单篇小小说里,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受到篇幅限制,于是,开始转向短篇小说。”前后有十年的时间,宗利华都在创作小小说,共创作了一百多篇,“自己感觉稍稍理想的有十来篇,包括早期写的《床》《井》以及后来写的《唐卡》三题等。”其中,《唐卡》三题比较接近他想达到的一种创作状态,不管是从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的融入、叙事结构的变化以及三题之间的互相呼应,都相对更完整一些。

而激发宗利华创作灵感的正是他喜欢的书画。“写《唐卡》三题时,是因为对唐卡这一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些词语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比如‘国唐’‘止唐’‘堆绣’。那三题的小标题,就用了这三个词语。”

“书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内在理念一致,只是外在呈现方式不同。一件书法、美术作品,其实也是在叙事、在表露情感,它们也有结构、有节奏感。国画山水里,有陈子庄那样的写意小品,也有王镛、黄秋园那样一笔笔堆积而成、几乎密不透风的大山水。前者可以看作是小小说,而后者就是一部长篇小说。”宗利华认为,一个作家,必须得是一个“杂家”,必须要得到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等方方面面的滋养。“对我而言,从书画中受到的滋养颇多。”

颠覆自己向中篇小说转型

刚开始文学创作时,宗利华感觉小小说字数少,发表的阵地或渠道多,好像可以凭借这一文体,去推开文学的大门,可一旦深入下去,才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很难驾驭的文体。“经过多方面的探索后,想法越来越多,束缚也越来越多,反而不如数年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期,也就是说,自己没办法颠覆自己,再继续走下去无非重复。这是逼迫自己转型的一个主要因素。”立志从事文学创作的宗利华暗下决心,再用十年时间全力以赴打造自己的中篇小说。

2005年,《广西文学》发表了宗利华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巫蛊之地》,这是他首次尝试从小小说跨越到中篇小说,但在结构上、叙事上以及大的理念把握上,他都觉得不够成熟,不是一个理想的作品。

“我花费两年多的时间,才从小小说叙事语境中跳出来,而且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点、一个引擎,一个像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那样的精神故乡,就是我命名为‘香树街’的一条街道,我一口气写了五六个关于这条街道的中篇,被各种选刊转载。”《香树街》成为宗利华真正文学意义上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由此从小小说向中篇小说转型成功。

作家要深入“生活”

“小说中的‘香树街’,是我当年下派工作过的派出所门前的一条小街,其特点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一条线。于是,我从中发现一种城乡二元对立,发现这一关系下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物。”对创作素材,宗利华讲道,从大的方面讲,是来自个人的经历和经验,这是许多作家的共同之处。也有一些素材,是来自于读书、电影等,“当年写‘十诫’系列小小说,就是因为看过两个版本的名为《十诫》的电影。”

对自己的阅读习惯,宗利华分享道,写小小说的时候,集中读过国内外的一些著名作家作品,去琢磨他们的写法。近些年会更深入地去研究一个流派或者一个作家,会在短时期内阅读大量作品,比如马尔克斯,几乎将其所有作品都买来读,包括自传,以及别人为他写的传记。他认为,当阅读到一定深度,就会自发形成系列式阅读。

宗利华认为,阅读和写作就是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没有大量阅读,作品就不可能开阔,不可能有深度、宽度和高度。“我们总说一个作家要深入生活,这个‘生活’,其实无处不在。对每个作家来说,都有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可能脚踏实地去体验,而大量的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