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为郑国渠立传为农耕文明存史—— 专家研讨白描长篇报告文学《天下第一渠》

来源:中国艺术报 | 何瑞涓   2019年10月30日11:54

郑国渠,始建于秦,历经两千多年历史云烟,催生出璀璨的农耕文化之花,满载故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作家白描不忘初心,回到故乡泾阳,重访郑国渠古道遗址,跋山涉水,研读史料,几易其稿,为大渠立传,破解农耕文化密码,写就长篇报告文学《天下第一渠》 。10月20日,由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中共陕西泾阳县委、泾阳县人民政府、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白描长篇报告文学《天下第一渠》研讨会在京举行。

“写大渠,实际上也是为一方土地纂志。 ”白描介绍道,“纵向,我写郑国渠两千多年的历史,写它在历朝历代的兴衰流转;横向,我以辐射式的笔法写它对关中地区农耕文化的塑形,其中结合了我自身的一些经历和体验。我尤其看重后一点,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故乡文化的密码。这些密码与我们的来路、现状和去向有关。 ” 《天下第一渠》熔诗史为一炉,纳古今于一体,详实发掘和记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郑国渠两千多年的历史身世和兴衰流转,辅以大量的文献记述、考古发现、民情风俗等,探寻其对关中地区农耕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影响,完成了宏大的历史场景和时代命运的艺术再现。

“这是一部大书。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指出, 《天下第一渠》有大眼光、大视野、大气概,以泾阳为标本,把古老的、传统的农业文明的方方面面,从根到梢、从枝到叶都写得特别丰茂,写得丰满亲切、元气淋漓,不仅有文学价值,还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人类学价值。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表示,该书不仅写郑国渠,它是寻觅、思考和彰显关中文化,进而探讨中国农耕文明的发轫与演进及对世界的贡献的百科全书式力作,展现了作者客观求真的历史精神,令人手不释卷。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认为,该书在写法上与通常的纪实文学有不同的特点,作者对许多历史细节或学术问题明确地谈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过去某种追求“观点越隐蔽越好”的文本是有区别的,同时他一贯的文字的准确、儒雅,风格的流畅、隽永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纪实性与思想性、抒情性与思辨性融为一体,读这样的作品是一种享受,“这部书为农业文明存史,也为我们的大好山河写志” 。

李一鸣、周明、梁鸿鹰、施战军、李炳银、黄传会、徐剑、贺绍俊、李建军、李舫、张宗涛、蒋超、李令福、张瑞田、李蔚超、赵青等与会评论家也纷纷围绕该书展开热烈讨论,评论家阎纲和白烨也为研讨会发来了书面发言。他们指出, 《天下第一渠》以两千多年的历史流续为经,以郑国渠对当地农耕发展、人文构建、百姓命运的深远影响为纬,让过往与当下、庙堂与民间、英雄与百姓、历史云烟与个人命运、主观动机与客观结果等密密地交织成一张网,而牵着这张网的,是作者跋涉的足迹、驰骋的思想、放飞的感情,纲举目张,网罗万象,密实多元,引人入胜。书中,作者打通了“在场”与“离场”的界限,冲破了“客观”与“主观”的樊篱,解构了“大我”与“小我”的对立,突围了“纪实”与“想象”的壁垒,让宏观叙事与微观烛照两相辉映,给纪实文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富有创造性的范式,给我国方兴未艾的“非虚构”写作提供了新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