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古代儿童启蒙读物透视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来源:文艺报 | 杨冰  2019年07月05日16:00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与其他民族相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人道德人格产生的源泉、良序美俗的创造者,是国人维持家庭和睦幸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形成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遗产仍然能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光大。

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强调知识传授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传授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教子女如何做人,是传统家教最突出的特点。中国这种伦理型社会,在早期,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完备及其在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促使伦理道德教化责无旁贷地发挥其最重要的教育职能,而传统家庭教育也以此为圭臬,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与妻贤母良的观念极为深入,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传统家庭教育之真谛,在于用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教育其子弟,诸如自立自强、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国家、尽职尽责、重义轻利、不畏强暴、热爱和平、同情弱小、诚实忠厚、克己节俭、待人以礼、注重节操等,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作为道德教化的手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古代儿童启蒙读物是数千年传统文化以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缩影,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材体系薪火传承的物质载体。中国传统蒙学教育以立志做人为首要目标,以日常生活为进路入口,以伦理教化为类型特征。尤其在教育方法上,力求切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强调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讲求知行合一,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实行因材施教,编写符合儿童特点的教材。探讨传统蒙学教育方法的现代意蕴,继承优秀的教育传统,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寻找“内源性”的思想路径。远在周朝,古人就从“正本慎始”这一辩证思想出发,提出家庭教育要“蒙以养正”,即谨慎地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早期教育,并且用传统的人性论作为主要教育理论基础,很早就形成了系统相对完整的幼教理论,指导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家庭幼儿教育,直至近代都没有大的理论上的变动,形成了我国极具民族特色的重视家庭早期教育的优良传统。

重视家庭成员早期教育,对于中国传统伦理型社会中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养正于蒙”的教育思想。而家庭教育作为最主要的教化途径,家庭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正根、正本就必须从小抓起,必须“养正于蒙”。

启蒙教育在我国古代称之为“蒙学”。 蒙学,《辞海》的解释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 通常所说的蒙学,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所谓“蒙学”即“蒙养之学也”,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养成教育的统称,它既包括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也包括非制度化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亦称“童蒙教育”或“蒙养教育”。作为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启蒙教材的古代儿童启蒙读物,通俗易懂、蕴涵深厚,历史悠久,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家教教材的编写,这些教材大致分为综合性的字书,如《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专门进行伦理教育的教材,如吕德胜的《小儿语》等;历史故事书,如王令的《十七史蒙求》等;诗歌或辞赋类的教材,如《千家诗》等;专讲名物制度和实用知识的教材,如方逢辰的《名物蒙求》等。

这些家教教材,又称家训、家诫、家规、家仪、家约等,是封建帝王及士大夫阶层教育后代如何立身处世的道德读本。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载体,它蕴藏着强制性、约束性和训诫性等特点。

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内容广泛,涉及综合性的字书、专门进行伦理教育的教材、历史故事书等,其中以综合性的字书为主,而其又以《三字经》为代表。《三字经》是一部集识字、自然常识、历史知识、读书方法和伦理教育于一身的综合性蒙学教材,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中的典范教材之一。其对儿童教育,坚持了正面教育,以鼓励为主,用榜样故事进行日常人伦和生活常规的教育。其语言概括,易诵易记,让人倍感亲切。因此,被誉为“千古一奇书”。作为“蒙学教育”的知识性读本,很重视儿童知识结构的全面性,既授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又授以当时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这种教育理念及其朗朗上口的韵文式语言结构,对于编制当代启蒙教育课本乃至社会教育的通俗读物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古代蒙学教材具有集中识字、整齐押韵、知识面宽、注重实用、重视思想教育等特点。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备道德启蒙、习惯培养、语言积累、知识扩展等教育功能。古代蒙学教材的编写是十分成功的,它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应力求将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

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的思想占据了正统地位。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其主要的教化目的在于培养和传承儒家的思想观念、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内容上主要体现在忠君爱国、建功立业、济世救民、尊长爱幼、仁孝礼让、勤奋好学、聪敏机智等方面。这些都是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和民族,共同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风亮节。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蕴涵着丰富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资源,几千年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有一个核心问题作为维系各思想之间的纽带,这个核心问题就是关于人的问题。家庭教育首先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成为有道德、有思想的人。传统幼教经验经过扬弃和整理,能够为现代家教和幼教工作提供许多主要的借鉴和极富意义的启迪。通过对古代儿童启蒙读物的解读,透视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提供有益借鉴的同时,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精华至今为人们所称道,如德育为先,修身做人等;其糟粕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纲常为要,上下有序等。其不足的一面主要表现在:首先,蒙学读物中充斥了大量封建伦理道德的陈腐说教,不利于儿童正常人格的发展;其次,它只重视经学,轻视经世济用之学;再者,它只重视写文章,忽视科技教育,成为旧中国国力衰弱和人才创造力萎缩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