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为老戏注入新活力 ——现代戏创作中的“盐城现象”调研

来源:光明日报 | 周梦爽 郑晋鸣  2019年02月22日08:39

现代淮海戏《王继才》演出现场,左一为王继才扮演者。李季摄/光明图片

“真真实实,袒露胸膛,磊磊落落,心明胆壮,为了小镇,重塑信仰,灵魂救赎,责任担当!”2月14日晚,江苏省淮剧团的陈明矿、陈澄夫妇在家排练现代淮剧《小镇》的唱段,为4月的欧洲巡演做准备,这将是江苏盐城的现代戏作品首次走出国门。

盐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保持了一支几十人的创作队伍,每年不间断创作出几十部作品,成绩瞩目,“盐城现象”一说在戏曲界不胫而走。《小镇》的成功,正是“盐城现象”的一个缩影。

1.从反映抗战史实到歌颂新时代:

盐城现代戏创作始终扣准时代脉搏

《小镇》的主人公朱文轩并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在剧中,他面对本不属于自己的500万元酬金一度迷失自我,在谎言中纠结、煎熬,最终选择了自我救赎。

“一贯以来舞台上的主角都是不能犯错的,因为朱文轩这样一个角色,我们在《小镇》的创作过程中收到过不少善意的提醒。”江苏省淮剧团团长陈明矿回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空前,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小镇》的创作团队也紧跟时代潮流,打破思维的桎梏,将这部作品搬上舞台。“今天的文艺创作中,我们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勇于自我批评,让观众在看到人物蝶变的同时能联系到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反思。”陈明矿说。

其实,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基因一直深植在盐城戏剧创作的骨子里。

1940年,八路军和新四军在盐城会师后,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当年的根据地汇集了全国各地的文化精英,如剧作家阿英,音乐家贺绿汀、章枚,戏剧家丘东平、钱相摩等。在各种文化抗日救亡活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发源于“门叹词”“香火戏”的淮剧突破了旧文化的窠臼,成为唤醒人民、宣传抗战的有力武器,开创了编演现代戏的先河。

1943年黄其明创作淮剧《照减不误》,剧中老佃农周大爹夫妇既想减租又怕惹祸,在这种矛盾心理中长期忍受地主张百万的剥削,经民运队陈同志的再三劝说,夫妇二人终于冲破阻力,走上了同地主说理斗争的讲台。“这部剧真实反映了当时根据地减租减息斗争的史实,上演后引发轰动,许多农民受到鼓舞要去找当地的‘张百万’说理,曾有一位姓方的士绅观看演出后主动找到文工团,表示‘我很受感动,我家一定照减不误’。”盐城新四军干部学院副教授陈蓉说。

盐城现代戏的创新精神自此传承了下来。

改革开放40年来,盐城的戏剧创作推陈出新,涌现了一批扣准时代脉搏的作品。1985年上演的《奇婚记》,用一场年龄悬殊的离奇“婚配”,歌颂了新旧交替之际人性的光辉;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青豆与红豆》反映了“黄昏恋”的悲欢离合;1998年的《路魂》刻画了像铺路石般坚韧朴实、无私奉献的筑路工人群像;2007年的《半车老师》塑造了道德高尚的乡村教师形象……

今天,盐城的戏剧人正在为新时代的奋斗者谱写新篇章。

2018年7月,守岛卫国32年的时代楷模王继才永远留在了开山岛。“岛上除了石头就是石头,普通人待两三天都受不了,王继才却在这里坚守了大半辈子。”两个月后,响水县文广新局剧目工作室编剧孙智宏登上开山岛,岛上的一草一木无不在向他诉说着王继才“一朝上岛,一生卫国”的奉献精神,“我一定要把这个人物搬上舞台!”

今年1月14日,现代淮海戏《王继才》在响水中学首演。

“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祖国的海疆。为让国旗在岛上高高飘扬,你用生命写下不朽的诗行……”当演到王仕花临产,因为巨浪阻断交通,王继才通过手摇电话在对岸医生的指导下,亲手为儿子接生时,不少观众都流下了眼泪。通过戏剧的艺术魅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永远烙印进了观众心中。

2.春播、夏耘、秋收、冬储:

一代又一代的盐城剧作者成长了起来

近6年来,盐城诞生了150部大戏剧本,2016年现代淮剧《小镇》获第15届文华大奖,2018年紫金文化艺术节21部新创参评剧目中盐城占据了7部,2019年现代京剧《红军故事·半条棉被》登上新春戏曲晚会的舞台,淮剧《送你过江》入选201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重点扶持剧目……

“这离不开盐城戏剧创作的一套流程机制,这套机制从1985年到现在从未中断过。”国家一级编剧、《小镇》作者徐新华介绍。

每年春天召开剧目题材规划会;年中组织专家对剧本初稿反复研讨;秋天召开为期3到4天的剧本通稿会,作者和专家逐一研讨每部剧本;年末进行新剧本评奖,让一批优秀作品登上舞台。这样的创作流程被形象地称作“四季歌”。

“春播、夏耘、秋收、冬储,在年复一年的‘四季歌’中,一代又一代的盐城剧作者成长了起来,我们也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成熟了起来,来到了生命的秋天,来到了收获的季节。看着刚刚接触‘四季歌’的年轻人,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们,看到他们的成长,我仿佛又看到了春天。”在徐新华看来,“四季歌”也是新老戏人交流的有效平台。

“有时候在创作过程中遇见瓶颈,自己闷头琢磨几天也求不得突破,反倒是剧目室前辈老师的一两句话就能让我豁然开朗。”青年编剧高新2013年刚参加工作时,在戏剧创作方面她还是“零基础”,2016年高新在创作职业生涯第一部现代大戏《虎妞》的过程中,就深受徐新华、杨蓉等资深剧作家无微不至的关心教导。“徐老师给我举了‘三杯酒’‘三进三出’和‘三拦三劝’的例子,指点我‘重复’的手法可以让戏剧的精神内核更有张力。”在这部改编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剧本中,高新就巧用“重复”的创作手法,令反复出现的“黄包车”贯穿整部戏,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因素。

好的戏剧创作离不开一支稳定的队伍。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地区对文化部门特别是戏曲专业创作机构进行了撤并缩减,精简分流了专业人员。然而,盐城市却始终保留了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的市剧目工作室,有效保证了专业创作队伍的稳定。盐城市文广新局剧目工作室主任杨蓉介绍:“盐城在设立市一级剧目工作室的同时,下辖的9个区县也设有专门的剧目工作室,并配备编制,始终维持着二三十人的专业戏剧创作团队,这在江苏省内是独树一帜的。”

“一个地级市常年保持拥有一支生生不息的戏剧创作队伍,老作者笔耕不辍,青年作者日渐成长,新生力量逐年补充。”著名剧作家郑怀兴评价。

3.过去打牌输了看戏,今天大剧院座无虚席:

用好作品赢得观众 留住观众

文艺创作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跌宕起伏的经历打磨出的是戏人对创作无比坚定的心。

1992年,剧作家陈明带着一部精心创作的淮剧回到自己的家乡伍佑镇演出,但卖出的票却寥寥无几。陈明回忆,那一天他把伍佑镇的一条街来来回回走了几遍,徘徊进一家理发馆,店里正在打牌的三个年轻人的对话让他记忆犹新:“听说今天晚上有部淮戏啊。”“谁还看戏啊?”“谁输了谁去看。”

“当时心就像被刀割了一样疼,我下定决心,要靠好作品说话,要让这个剧种活得有尊严。”陈明说。

关注到90年代打工潮下形成的农村留守问题后,陈明便一头扎进了盐城西部湖荡地区的一个小村,这里家家户户的男性都在江南一带的城里打工。“具体进村多少回我已经算不清了,创作的时候在村里的鱼塘边上一住就是十几天。”陈明说。以这个小村为原型的现代戏《十品村官》不仅获得了第16届曹禺戏剧奖·剧本奖,还创造了演出700多场的辉煌纪录。

“乡村里的故事从来不愁断档干涸,只要你不离开这片土壤。我们作为基层剧团的编剧,应当深深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走进百姓的精神世界,用优秀作品引起百姓的思想共鸣。”陈明常常这样叮嘱后辈。

有好剧本,也要有好演绎。

正月初六,雨夹雪,青春版《牙痕记》在盐城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一群年轻面孔给观众带来了充满青春气息的新体验。

“《牙痕记》是淮剧经典剧目,剧团为我们年轻人专门排了这场传统戏,以戏压功,让唱、念、做、打、舞这些基本功通过人物的塑造得到提高。”江苏省淮剧团青年演员唐晓云说。

“在学校学的是传统表演,传统戏在传递情绪时有相对固定的动作,比如表现‘哀’就用水袖点自己的面部。但现代戏并没有髯口、翎子和水袖这些道具,表演上更加生活化,难度更大。”唐晓云表达了她的愿望,“希望通过不断积累,早日摸清现代戏的表演形式。”

如何将传统表演元素化入现代戏是年轻演员正面对的考题。“人物内心活动以什么艺术手段展现?声腔的处理怎么样才能准确诠释人物情感?这需要时间,得靠自身的悟性去练习、去体会。”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澄说。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提起2014年10月18日裔小萍淮剧艺术传习所成立当天的专场演出,今年73岁的裔小萍十分感慨:“全场1066个座位座无虚席,还有300多人坐在过道上,这说明好的艺术是有人看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虽然已经退休20余年,但作为淮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裔小萍却没舍得离开过舞台一天:每年十几场的演出频次,每个月的进团教学,坚持为票友义务排戏……“唱了一辈子戏,爱了一辈子戏,我更想看到淮剧一代一代地传唱下去。”裔小萍把戏剧当作了毕生的事业。

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生长于红色热土的盐城现代戏,在时代变革中蓬勃发展、勇立潮头,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