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何家村遗宝”背后的大唐气象

来源:解放日报 | 齐东方 演讲 徐蓓 整理  2018年09月28日08:09

1970年10月的一个下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工地上,挖到了一个灰不溜秋的陶瓮。就此,一批“何家村遗宝”惊艳出世。这些宝贝与唐代盛世以及丝绸之路有怎样的关系?不久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齐东方教授来到“上图讲座”,为大家解读神秘的“何家村遗宝”。

是谁把这些珍宝埋藏于地下

1970年10月,在西安市碑林区的何家村出土了一批唐代金银器共1000多件,分别埋藏在2个大陶瓮和1个银罐之中。其中,各式金银器做工精细,造型美轮美奂,艺术价值极高,更有不少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国宝,部分珍品还是全球范围内的孤品。

这批文物中,95%以上都是唐朝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8世纪中期的,也有一些更早年代的钱币。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疑问:这批宝贝的主人是谁?是谁把这些珍宝埋藏于地下?

首先,让我们从发现的地点和器物的年代上来寻找线索。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钻探并对照文献记载,何家村窖藏所在地位于古代唐长安城内一个叫兴化坊的地方。

这些珍宝被埋在地下,我们猜测可能是因为一场战乱或者其他什么突发事件。一开始有专家猜测,唐朝发生的最大战乱就是“安史之乱”,这批珍宝应该是那段时期被埋入地下的。这批器物的年代大多属于8世纪中期,也是相吻合的,所以这作为一种基本的结论,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

但是,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后来人们发现这批宝藏中有的器物是“安史之乱”以后制造的,因此之前的结论就被推翻了。

在“安史之乱”之后,还发生了“泾原兵变”(783年),这是唐德宗时期发生的一场战乱。我仔细研究了很多文献资料,查阅当时的兴化坊里曾经住过些什么人,然后对这些人一个个进行了排除,最后将焦点集中在一个名叫刘震的人身上。刘震当时住在兴化坊,是官位显赫的租庸使,也就是专门负责国家税收的官员,他能接触到国家的库房。据 《唐两京城坊考》记载,“泾原兵变”时,租庸使刘震让人押着“金银罗锦二十驼”出城外逃,自己则与家人随后赶来。这段文字透露出刘震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财富珍宝。

所以我猜测,“何家村遗宝”与刘震有关,但不是个人财产,而是收缴上来的庸调及保管的宫廷珍宝。

带把杯的中国特点越来越明显

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谈“何家村遗宝”,那就是这些宝藏所呈现出的浓厚的多元文化气息。

何家村出土的提梁壶、壶瓶,这些都不是中国传统的器物。

提梁壶是游牧民族用的器物。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所使用的日常用品差别很大。同样用壶,游牧民族为什么有提梁?为什么壶是扁的?大家只要想象一下整天在马背上的生活就知道,扁壶系在马背上不会滚来滚去,有提梁的话取用非常方便。

带把的壶瓶也是游牧民族使用的,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在唐代以前,虽然商周时代的铜器有些是带把的,但非常少见。南北朝时期曾经有一种带把的壶,但那种壶不能提起来,是抱着使用的。一直到唐代,带把的壶瓶才越来越多见,可见这是游牧民族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何家村还出土了几件杯状器物,这些杯有一个特点——都有一个环形的把,这在唐代以前也是没有的。据考证,这些器物属于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的粟特人,这个民族和中国的商业交流特别多,中国史书上把他们称作 “昭武九姓”,他们在中亚建立了很多城邦,以善于经商著称。他们兼有农耕和游牧文化的特点,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中介人。

何家村发现的这些杯状器物,无非有几种来源:第一,外国传到中国的;第二,中国唐代工匠仿制的;第三,外国工匠到中国来制造的。经研究,何家村发现的器物应该是中国的仿制品,为什么这样说?虽然其造型、装饰细节和中亚的器物一模一样,但是仔细一看,底衬的纹样却是地地道道的唐代图案。

带把杯后来出现了很多变化,比如杯的腹部呈一个碗的形状,纹样上出现了柳叶,底下是莲瓣托起来,整个像一朵花一样,这种品味是唐人喜欢的。也就是说,带把杯的中国特点越来越明显。

文化交流往往是从商品交易开始的。通过丝绸之路,这种杯状器物传到中国,因为非常好用,所以渐渐流行开来。在没有带把的杯之前,中国古人一直用的是碗,喝酒、吃饭都是用碗;唐朝时,带把的杯开始出现。经过对异域文化不断学习、模仿,再推陈出新地改造,最后变成了中国式的器物。

不怕弄丢自己的文化传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何家村出土的金碗。

大家知道,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术非常高超,把金属熔化了以后通过翻模进行铸造。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器已经非常复杂,因为这个技术在中国很成熟,所以中国早期在金银器制作上也经常采用铸造技术。

但是,金、银因为质地较柔软、延展性强,更适合采用锤揲的方法打造。锤揲法就是将金银捶打成各种形状,金、银可以砸成很薄很薄的片,能拉出很细很细的丝,特别适合制作精美的首饰。一般制造金银容器也采取锤揲的办法,把金块先锤成金片,再吹出器型和轮廓,然后在轮廓上进行錾刻。这种技术是从哪里来的?来自于西亚。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中亚的器物传到中国以后,西亚的技术也渐渐传入中国。

为什么锤揲技术会和西亚联系起来呢?因为西亚有一种特殊的资源——沥青,有石油的地方就有天然的沥青。用锤揲技术来制造金属器时,需要在金属片下铺垫不软不硬的底模,而沥青是不错的选择。这一技术早在古波斯阿契美尼德时代就已经炉火纯青,直到现在伊朗工匠制作金属器时,仍然还是用沥青做底模,再锤揲、錾刻各种器物。这种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引起中国工匠的好奇和模仿,并大量应用于金银器的制作中。

在唐代中期以前,中国古代的器物中,花口形的器物较少,而唐代中期以后就大量出现了,这也与锤揲技术的引入有关。所以,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唐代锤揲制作的器物也越来越多。

我们现在讲对外开放、文化交流,我觉得我们可以向唐朝人学习。唐朝人不害怕自己会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给丢失了,只要你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你就丢失不了,传统文化是植根于这个民族的灵魂当中的。外来文化一开始会让你感到新鲜,但慢慢地通过融合和改造,再加上自己的创新,外来文化就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这方面,唐朝人给我们提供了经验,而且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遗产

刚才讲了丝绸之路将外来的东西、外来的技术传入中国,我想引申开去,讲一下丝绸之路对中国更深层次的影响。

文献里曾经有过一段记载,说的是,唐朝最初的时候,女人外出骑马,按照规矩,都要头戴一种“羃 ”。羃 原属胡装,一般是用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檐下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长到颈部,以作掩面。过了一些年,女性外出不戴羃了,只戴一个帷帽,“遮蔽仅止于颈以上”。再晚些时候,帷帽干脆也抛弃了,又风行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从贵族到老百姓,都是如此。

唐高宗的时候,皇帝曾发布了一个诏令,是有法律效力的。这个诏令翻译成白话文,说的是“现在的人真不像话,怎么女性外出不把全身都遮起来了,而且还成了一种社会潮流”。因此皇帝发布诏令禁止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但是,诏令并没有让女性恢复戴羃 的传统。

短短几十年时间,唐朝的变化如此之大。仅仅从女性服装的角度,就可以看出外来文化的巨大影响。服装的演变背后,其实是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时代的变化当然和丝绸之路有关。在唐朝,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改变,就是从天子到百姓,都放弃了过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这种观念的深刻变革,使东西方文明在碰撞与融合中共同发展。它进一步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在唐代形成了包容开放的治国方略,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中找到了一条前进的道路。

我想,这就是丝绸之路给我们今天留下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