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何国胜《他山之石 品味书香》:读书如飞鸟掠过生活

来源:文学报 | 严志明  2018年09月17日13:14

何国胜的评论集新作,小说评论占据大部分。我看了看,有不少是对知名作家的小说做出书评。铁凝、叶辛、王安忆、莫言、孙颙、张爱玲等。其中王安忆小说的书评荣获征文优秀奖,评孙颙的小说被孙颙收进了他创作评论研究集 《从“雪庐”到“漂移者”》一书之中。何国胜书评最大的特点,是从社会学的目光看待小说,以人文的视角解析小说。在叶辛的小说《上海日记》中,何国胜把全小良这位新上海人在上海打拼的起起伏伏,融入于改革开放的上海背景之中。王安忆的小说《众声喧哗》,何国胜注重对边缘人物的解析,他从人物的个性、生活环境,联系他们各自的社会背景,进而探索作家创作小说的现实意义。

除了评论小说占据大部分,他对诗歌、散文和电影的评论也别有风味。就他评论的诗歌而言,他的着力点和解析方式,与评论小说是有区别的。赵丽宏的 《疼痛》、王亚岗的《那是我的前世》,也包括我的诗集,他除了分析诗人的创作形式之外,更多的是从诗篇里探求诗人在创作中的内心世界,去解析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读何国胜的散文评论,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何国胜通过作者怎样描写社会生活的态度,让作者的自身形象丰满起来。以赵丽宏的《瞬时的迷惑》散文集做例子,我们看到的是赵丽宏年轻时的人物形象。何国胜通过 《飞鸟集》《顶碗少年》《水迹的故事》,看到了赵丽宏年轻时对知识的渴望;解析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不容易达到。这就是何国胜针对性的选择分析作品,让作家在他的评论中丰满了他们自身的人物形象。

至于影评,何国胜焦点在通过影片中的故事,来解析影片故事的同时,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从中凸显影片的社会意义。《肖申克的救赎》的焦点在社会体制,提出人能走出自己的体制吗?或者是对自己在体制中的生活有认识吗?《廊桥遗梦》探索婚姻、家庭、爱情的伦理问题。选择《血战台儿庄》和《邹碧华》都有特殊意义,《血战台儿庄》是还原历史的真实,告诉后人,中国军队在大的战役上第一次打败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向世界证明中国的领土是不可侵犯的。

后记中我注意到了他的读书感悟:“品味生活,沐浴心田,这是书籍给我带来的生活体悟。”其实我们热爱读书、写作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来提升自己生活的品味。何国胜对此正是有着清晰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