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平原三峡村的真实记录

来源:文艺报 | 叶梅  2017年08月02日06:56

20年前,三峡百万大移民在水面逐渐上升的长江边陆续进行,这道世界级难题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大部分移民就地搬迁,即从低处搬到高处,已是艰难,而另有十几万移民被安置到异地,更是极尽曲折。我出生于三峡的巴东,那里的乡亲有很多人因此从山地去到了江汉平原,荆门沙洋县一带便接纳了一批又一批三峡移民。拆掉了峡江的房屋,砍断自己栽种的柑桔树,抱着世代留下的族谱,携家带口含泪离开故土的山里人,一路风尘地来到那片陌生的土地,他们之中有我的亲友,还有一个叫王雄的18岁的年轻人。

时隔多年之后,王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移民乡亲们的感受写下了一篇篇文章,前年汇集成散文集《从峡江到平原》,眼下又有新作《在沙洋》即将出版。读到他的这些作品之后,感触尤深的是,这位亲历者以其质朴的写作,真实地记录了平原三峡村这一特殊村落的前世今生,再现了峡江人在命运更迭中的坚韧和追寻,同时也体现了以沙洋人为象征的开阔包容的平原精神,以及他们共同对家园的传承和再造。

王雄以真切自然的目光回望走过的路程。搬迁的那年,他刚从巴东乡镇的一所初中毕业不久,跟着堂兄学了两年关于不锈钢的手艺,装门窗,做扶梯,小小年纪四处奔波。他喜爱上网,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百里飘摇”。但手艺还没完全学到家,便遇到故乡的整体搬迁,王雄随父母由此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变动。从得知消息,到难以取舍,犹豫再三,五味杂陈,最终不得不舍小家、顾大家,离开世代居住的三峡。他在这样的经历中长大,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2000年的春天,雨水下个不断,就像移民们难舍故土的眼泪,深深铭刻在他的心里。最初来到古老的荆门沙洋,面对一望无际的平原,相伴着长流不息的汉江、星星点点的湖泊,王雄与父老乡亲们无不感到陌生和迷茫。他们的安置房后面就是一大片芦苇地,在他们到来之前,真心欢迎他们的沙洋人用挖土机将那些芦苇连根拔起,而后平地建起了简易的红砖房,但住惯了三峡吊脚楼的土家人一开始实在是难以适应。平原上风声不断,一旦起风,安置房设在露天的灶台就遭了秧,落在锅里的沙比盐还多。平原上的雨水也大,带有淤泥的沙地一到下雨就变成一汪汪湖泊,山里人放在门前的拖鞋成了漂泊的小船,不知所往。移民们叫苦不迭:起风是沙,下雨是洋,难怪这地方叫沙洋呢。但面对种种不适应,峡江人没有退缩,他们以山里人的勤劳和执著坚持把日子一天天过下去。在沙洋人的帮助下,经过几年的辛劳,他们得以搬进新建的一幢幢小楼,在广阔的江汉平原上,一排排白墙红瓦,不时闪现出“土家人”的字样,按照最初的心愿,他们给自己新的家园取名“三峡村”。

从王雄的作品里,读者可以得知一个个峡江人是如何渐渐融入沙洋,成为平原人的故事。峡江人在山地种的是玉米红薯,平原种的却是水稻和棉花,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山里人一筹莫展,是当地的农业技术员手把手地给他们讲授如何种水稻、如何培棉花。村民们从抵触到渐渐着迷,以至后来种的水稻、棉花亩产超过了当地人,这其间有过多少烦恼,又收获了多少喜悦啊。原来在三峡的交通主要靠步行,背着背笼翻山越岭,而到了平原,大家出行主要是骑自行车,而运输则用三轮车。是周围热情的沙洋人教会了峡江人骑自行车、驾驶三轮车,从歪歪扭扭到掌握平衡,一来二去,峡江人与沙洋人成为了好朋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三峡村的青年男女开始悄悄地和平原人恋爱,他们用不同的方言使劲地走向对方的心灵。他们结婚、生子,孩子成为新一代平原三峡村民,会说峡江话、沙洋话和普通话,自如地生活在这个仍带着浓郁土家特色的村庄里。

当年移民中那个年龄最小的女孩未曾满月,如今已就读于沙洋高中,如花蕾般绽放,已懂得逢到下雨变天时,给腰酸背痛的妈妈冲一杯糖茶,漂亮开朗的姑娘和当地学生的口音、生活习惯已无二致,快乐地生活在这个平原家园里。曾任三峡村支部书记的周辉刚,未搬迁前是一位建筑工,来到沙洋之后,他每天骑着单车穿行于一些大小建筑工地找活干,开始只能接上一些小活,渐渐以三峡人的吃苦耐劳、做事认真得到了当地建筑行业的认可。他所带领的移民建筑队注册了建筑装修公司,添置了机械设备,经营项目不断扩大,他连续几年被评为荆门市优秀企业经理,被推选为沙洋县第四届政协委员。

平原三峡村就是这样在一个个移民的变迁中走到今天,就像一幅图画,人们可以看到沿着长长的公路,三峡村的几百户人家相对而立,门前的花坛与果树连接了一条绿化长廊;村庄中心是土家族风格的吊脚楼,铺设着将人们的念想引往鄂西的琉璃吊檐和脊饰,指示牌上写着“三峡村”。2012年,三峡村实现了土地部分流转,架起146个蔬菜大棚,发展了土家族农家乐餐饮,卫生室、超市、农家书屋一应俱全。村里还组建了一支具有民族特色的“土家族艺术团”,自编自导的节目《巴山汉水儿女情》《父亲》《六口茶》等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会来到村头围跳广场舞,他们跳的是跟沙洋人不一样的土家摆手舞,那些古老的峡江歌谣被他们带到了平原,也成了当地人哼唱的歌儿。

这是平原上的新三峡。从王雄的笔下,我们得以触摸到移民故事所散发出的人世间最为朴素又最为贴心的温暖,感受到平凡人生的善良、真诚与美好,感受到峡江人与平原人的不同性格以及最终不断走向融合的时代历程。

王雄靠自己的双手谋生,养活妻儿,与乡亲们一起共建家园,并以写作打造一个寄予理想的精神家园。他将峡江人善于感恩的品德带入所经历的情景之中,从最初结识荆门作家李诗德,读到他邮寄来的诗集《水埠头》,受其影响而开始写作,后来得到《沙洋文艺》主编金成海、《荆门晚报》编辑黄旭升等人的不断鼓励,他将生活的磨砺与人们的激励一一铭记在心,化为写作的动力。作为举世瞩目的三峡移民工程的一位亲历者,王雄的非虚构写作,与旁观者的写作相比,显得尤为真切。他的新作《在沙洋》更为开阔地表现了他与乡亲们在平原上的人生经历,也表达了他不断超越自我、为平原三峡村代言的精神追求。他在散文《从屋后到房前》中写到岳父修房时他移栽一棵朴树的经历。他信心十足,意识到如何面对“挪动”的挑战,不仅是将自己对故土的相思做一次“归根”的处理,更是重新认识自我、面对新的生活及未来的梦想的机会。王雄同他心爱的村庄一道,在不断走向美好,近年来,他不仅安居乐业,写作也不断获得认可。他的成长与写作伴随着平原三峡村的变化,注定与他的乡亲们各自经历的故事一道,载入这个屹立于古老平原之上的特殊村庄不断创造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