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指山黎寨发现珍贵古籍文献
近日,海南五指山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与五指山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黎族村民家中,发现一批破损的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文献资料。在与村民沟通后,五指山市图书馆决定立即修复破损的古文献资料。文献修复完成后,地方文献专家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这或许将为黎文化研究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
据五指山市图书馆馆长李树林介绍,他们是在水满乡水满上村发现这批破损的古文献的。水满上村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与五指山市交界地带,因为交通不便,这里还保留着原始的黎族村落状态。经过初步考证,这些资料多为民国时期的,部分资料源自明末清初,主要是民间借据(条)、担保书等文书,共约22份。
得知家里这批珍藏了一两百年的文献资料有望得到修复时,水满上村黎族村民王日东高兴地说,这些古籍文献是由祖辈传下来的,因为家里人不懂得保存,平日里只用塑料袋装着,锁在抽屉里。时间一长,文本已经遭到严重腐蚀。
水满乡是海南省海拔最高的乡村,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带,温度高、空气湿润,而且黎族地区早年都是住茅草房,环境较为恶劣,不利于文献保存。目前发现的这批文献,大部分都已泛黄发霉,出现明显的酸化老化、磨损断裂等现象,大部分文献达到二级破损程度,必须立即修复。 (容炜俊)
更多
格非、杨好:生活充满烦恼,但人可以快乐
两位作家认为“没有经验只不过是一个借口”,一个好的作家,有很好的修养,有很强的思考力,才能捕捉住神来之笔。
更多

邹韬奋在抗战时期的家国情怀
上海韬奋纪念馆主办的“笔柄千秋唤救亡”主题展览揭幕……
更多
散文 | 深埋的格桑
爱从未缺席,它只是被贫瘠的年代挤压成粗粝的硬块,待风霜蚀尽棱角,才显露出温润的内核,沉重如初,亦温柔如初。原来母亲的爱,早已以不同的形态,深埋于时光的褶皱里。
散文 | 梅雨漫步沙湖
梅雨,是天地间一剂无声良药,以最温柔的方式,治愈心灵的创伤。它没有雷电的轰鸣,也没有暴雨的猛烈,只是以一种恒久、近乎悲悯的姿态,默默守护着在雨中漫步的人。雨,是世间最包容
散文 | 古城人家
古城是历史的活化石,而守护它的古城人家,才是真正的文明薪火传递者。
散文 | 父亲与二胡
本文以湖南洞口县宝瑶村的省级非遗 “罗溪熬茶” 为背景,讲述了瑶寨老艺人父亲与返乡女儿冬妹子在乡村变迁中的故事。父亲以一把承载着雪峰山记忆的旧二胡,坚守着古老民乐,从早年卖
诗歌 | 花一样的伤口(组诗)
就这么相安无事坐着 早晨就会美好,风像孩子一样跑过 跌一跤,再爬起来 小区的一切都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