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慈欣:唤醒中国科幻的人
他被评价为中国科幻界的领军人物,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迄今已发表作品约400万字,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科幻星云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等国内科幻大奖,代表作品《三体》三部曲更是走出国门,在世界科幻文坛广受赞誉,获得了雨果奖、坎贝尔奖(提名)、轨迹奖(提名)、伊格诺特斯奖、库尔德·拉西茨奖(提名)等众多世界级科幻奖项。
2018-12-10
-
超侠:一个具有童真的科幻大男孩
2018年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有一位大侠,自带追光,吸引了小编的注意,他有着高大魁梧的身材,洒脱的个性,灿烂的笑容,特别是骨子里透出的童真与可爱。
2018-12-10
-
萧星寒:二十一年的磨砺与沧桑
《独狼原理》的写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那是20世纪——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2018-12-10
-
王立铭:把科学故事分享给对世界充满热情的人
萌生采访王立铭的强烈念头是在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揭晓之后,王立铭凭借他的基因编辑新作《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入围科普推荐图书榜单。
2018-11-20
-
陈楸帆:科幻不只是小说
科幻作家陈楸帆以“科幻如何激发科技创新”为题作了主题演讲。
2018-10-28
-
麦克尤恩人民大学演讲:如果有一天“人造人”写出了小说
2018年10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腾讯新闻、东方文学国际写作中心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现场发表了以“数字革命”为主题的演讲,他说:当“人造人”写出了第一部有意义的原创小说时——如果真有这一天的话——我们将有机会通过我们所创造的这些“他者”的眼睛看见我们自己。
2018-10-27
-
科幻女王厄休拉·勒古恩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此文节选自《永醒之岛》,出自后浪文学新书科幻奇幻女王厄休拉·勒古恩《变化的位面》。
2018-10-26
-
给数学施趣味魔法——李毓佩数学科普创作专访
2018年5月的一天,当我拨通李毓佩先生家中的电话预约这次访谈时,电话那头传来的依然是洪亮、热情的声音,他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
2018-10-09
-
追忆科幻大师哈兰·埃里森:坏小子上天堂
哈兰·埃里森的个人网站变成了一张全屏的黑白照片,他叼着烟斗,黑眼圈很深,直直看着你。
2018-09-06
-
李淼: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学梦
李淼写的科普书 李淼从没有想过这样来设计自己的人生:前几十年在物理研究的世界驰骋;近十多年在科普的路上狂奔;未来想成为像《枪炮、细菌和钢铁》作者戴蒙德一样的作家。
2018-08-21
-
新生代科幻作家墨熊:看好网络文学前景
墨熊近照 墨熊小说《地狱猎兵》 墨熊参加2018ChinaJoy 地狱猎兵装备 墨熊,“80后”轻小说、科幻小说作家,阿里文学签约作者,江苏南京作家协会会员,因喜欢舞文弄墨且偏爱熊状生物,故起此笔名。
2018-08-08
-
《科普创作》2018年第2期|听,科学在“呐喊”——汪诘专访
2012年年初,《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简称《时间的形状》)横空出世,一位名叫汪诘的科普作家走入公众的视野。
2018-08-01
-
文学研究对文学创作有影响吗?
作为以文学教育和文学研究为职业的小说作者,我偶尔会遇到这个问题。
2018-07-11
-
飞氘:用幻想冲破现实的疆界
创作谈 | 飞氘:文学研究对文学创作有影响吗? 飞氘的小说表面充满语言狂欢以及冷幽默的张扬,但深层却是寓言结构与讽喻风格,这使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获得了不凡的艺术效果。
2018-07-11
-
刘慈欣:科幻文学提供了神话在现代复活的可能性
自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弗兰肯斯坦》以来,科幻文学已经在人类历史上走过200年。
2018-07-05
-
吴岩:他让中国科幻不再是一个孤岛
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18-06-30
-
科普广播人怀念钱学森
2009年10月31日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更是广播人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
2018-06-25
-
吴岩:文学是写人的 科幻的核心是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在采访中几次遇到吴岩,每次他总是忙忙碌碌的样子,即使是接受我们的专访,也是他百忙之中抽空促成。
2018-06-25
-
田中芳树鼓励中国幻想作家
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曾经带领很多中国科幻读者成为作者。
2018-05-30
-
韩开春:我有一个小目标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写作有个主题:自然和生态,还有童年,说得更确切点,就是和童年有关的动植物。
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