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新技术带来无限可能
谈及2019年的中国电影,必提《流浪地球》。
2019-04-24
-
“可以蹭热度,但不要被热度裹挟”
《流浪地球》大获成功之后,中国科幻受到了空前关注。
2019-04-23
-
不忘初心 继往开来 把四川科普科幻事业推向新高度
各位代表、各位理事: 1979年4月20日,在四川省科普事业发展史上注定是一个分外重要的特殊日子。
2019-04-22
-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成立四十年纪念庆典大会召开
4月20日,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成都四川省科技馆学术厅召开。
2019-04-22
-
书市“赶大集”刘慈欣帮荐书
今年,为期11天的北京书市将从4月19日到29日在朝阳公园举办。
2019-04-19
-
中国国企与科幻作家“亲密接触”激发创新火花
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努力正在让两个看似互不相干的群体发生“化学反应”——国有企业和科幻作家。
2019-04-18
-
首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普科幻与阅读”大赛决赛举行
4月14日上午,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在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由中学时事报、北京少年报及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联合主办,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北京中小学校阅读联盟协办的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北京儿童阅读周——首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普科幻与阅读”大赛决赛在北京青年报社大厦举行。
2019-04-16
-
《流浪地球》之后,谁再敢碰硬科幻
当所有人都为刘慈欣和《流浪地球》欢呼雀跃,称中国科幻电影由此启航的时候,他却念念不忘1963年一部只有31分钟长的《小太阳》。
2019-04-16
-
刘慈欣:科幻改编要是忠实原著,可能就会失败
面壁人、破壁人、“水滴”......这些《三体》粉丝熟知的科幻元素,在《三体II:黑暗森林》舞台剧中一一化作现实。
2019-04-15
-
黑洞照片引全民狂欢 刘慈欣:反映人类对宇宙的好奇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公布,引发民众狂欢。
2019-04-15
-
关于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提名公示的公告
自2019年1月1日至3月31日止,共计90天的时间里,在第十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织委员会的领导和推选委员会的努力下,陆续收到通过各个渠道推荐参评的作品和人选,其中长篇小说64项、中篇小说32项、短篇小说254项、少儿中长篇小说30项、少儿短篇小说44项、非虚构作品104项、翻译小说75项、七星连珠8人;此外,美术作品302项、年度新星476人(资格是否符合由美术、新星提名工作组负责整理复查,推荐名单详见附件2)。
2019-04-13
-
江晓原:科幻作品对我们到底有什么用
演讲 江晓原 整理 徐蓓 近日,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中,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教授,从不久前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谈起,为大家讲述了如何评价科幻作品以及科幻作品对于我们的意义。
2019-04-12
-
全世界仰望星空,1.3毫米精度让黑洞现真容
“当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2019-04-11
-
为什么当下热衷于研究黑洞假说
4月10日,被物理学家念兹在兹的黑洞之谜可能揭开,揭开黑洞之谜的行动全球同步。
2019-04-11
-
好的科普书是怎么炼成的?
“尤斯伯恩看里面”系列中文版最新一批15册将于本月全面上市,该书截至目前已出版60册。
2019-04-11
-
5500万年前的黑洞,我看到了你
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
2019-04-11
-
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启动 “星际遨游”正式起航
自刘慈欣的《三体》获雨果奖后,科幻小说跃入中国大众的视野。
2019-04-10
-
人工智能话语体系的建构
今天,与其说我们正在被人工智能所威胁,不如说我们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构筑的话语体系所威胁。
2019-04-02
-
创新+观照现实,带来科幻清风
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八光分文化联合出版的刘洋的长篇科幻小说《火星孤儿》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名家的好评。
2019-03-19
-
国产科幻真的崛起了吗?代表委员这样说
长期以来,科幻电影一直是欧美国家占主导地位,不论是叙事还是制作,其他国家鲜有与之相抗者。
201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