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读《东山》:敏锐感、节制力和操控力
原标题:说《东山》 《诗经》中好诗很多,我最爱《豳风·东山》。
2024-06-14
-
重读《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转折时代的“新人叙事学”
原标题:转折时代的“新人叙事学”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解读 1950年初,一篇出自年轻批评家竹可羽之手的长文《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文艺界高层传阅。
2024-06-05
-
重读《子夜》:资产阶级何以民族、经济危机何以世界
原标题:《子夜》中的资产阶级何以民族、经济危机何以世界? 1939年6月,茅盾在演讲中谈论《子夜》怎样写成时,曾提及“一九三○年春世界经济恐慌波及到上海”。
2024-05-15
-
重读《野草》:“摩罗”复现和“心声”再起
原标题:“摩罗”复现和“心声”再起——鲁迅早期的诗歌经验与《野草》的写作 “声”对于鲁迅的文学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4-05-14
-
重读《补天》:创世者与反神话
一、神话的位置 《补天》原题《不周山》,作于1922年11月,最初发表于1922年12月1日北京《晨报四周纪念增刊》,1923年8月以末篇的位置收入由新潮社出版的小说集《呐喊》。
2024-05-10
-
重读《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钱锺书的《宋诗选注》在论及王安石七绝《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绿”字时,举了三位唐人采用同样用法的诗句:一是丘为的“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2024-03-21
-
重读《伤逝》:爱与永恒,更新或者重复
原标题:更新或者重复 ——论鲁迅小说《伤逝》中的爱与永恒 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不同于一般之处,在于其关涉一系列灵魂性的主题。
2024-01-30
-
重读《小说旧闻钞》:作为方法的史料
作为一部小说史料专书,鲁迅校录《小说旧闻钞》与《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集》同为学界推重,每与《中国小说史略》相并置,被视为后者的学术准备和副产品。
2023-12-04
-
重读《洼地上的战役》:友爱·越境·共同体
原标题:友爱·越境·共同体——论路翎《洼地上的“战役”》及其文学调整 前言 路翎的抗美援朝书写洋溢着少见的清新与明朗,却也成为他搁笔半生、身心受难的前奏。
2023-11-08
-
重读《呐喊》:经典的诞生及辐射
原标题:《经典的诞生及辐射——<呐喊>初版百年纪念本导言》 《〈呐喊〉初版百年纪念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版 一本书如果到了百年还被人不断阅读,那就有经典的地位了。
2023-10-13
-
重读《超然台记》:苏轼的苦乐与超越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苏轼受命由杭州移知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
2023-08-21
-
重读《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2023-08-11
-
重读《桃花源记》:遥望桃花源
“一自陶公寻源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2023-07-28
-
重读《铸剑》与《石秀》:友爱的政治学
原标题:友爱的政治学:现代文学对传统的重写——从《铸剑》与《石秀》谈起 朋友总是自发地归属于一种家庭至上、 兄弟优先以及以男性为中心的政治学。
2023-06-30
-
重读《望岳》:岱宗夫如何?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023-06-26
-
重读《庄子》:壶子与季咸斗什么“法”?
原标题:壶子与季咸斗什么“法”?——再谈《庄子》气论 《庄子·应帝王》篇里说了一个壶子与季咸“斗法”的故事。
2023-06-12
-
重读《经典常谈》:经典训练是人生必要的项目
原标题:经典训练是人生必要的项目——读朱自清《经典常谈》 朱自清(1898年-1948年) 1998年12月3日,“小雪”,冬天的第二个节气。
-
重读《呐喊·自序》:“副文本”的倒错
原标题:“副文本”的倒错——《呐喊·自序》与新文学的现代性 写于1922年底的《呐喊·自序》,在提供“鲁迅前史”的实证材料之外,也是作者对“历史”的一种文学性征用。
-
重读《人生·命运·爱情》:散文诗是唱给青年人的歌
谈中国散文诗,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柯蓝的。
2023-03-23
-
重读《水浒传》:英雄、美酒、蒙汗药
我非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专家,所以谈论《水浒传》完全是门外汉的看法,仅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出发。
20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