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从短视频看文艺大众化何以可能

      一 我们是否已经或正在创造出一种新的文艺形态? 从去年火爆全球的《黑神话:悟空》到今年初创造票房神话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这两部作品借助电子游戏、三维动画、知觉拟真等新媒介与新技术敏锐地把握住大众情绪,赢得浪潮般的欢迎与赞誉。

    2025-06-07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互联网史料问题

      摘 要 21世纪以来,文学从纸质媒介向网络媒介发生迁移,互联网上形成了新的文学生态,也相应出现大量文学史料,如文学作品、文学载体、文学评论、文学论争、作家型史料、文学素材史料等。

    2025-06-05

  • 由对话性构建主体性

      这是最好的时代,文艺创作不再是精英的特权而成为大众的娱乐,万物互联、即时通讯,人人皆可自创文学、音乐、视频和动画;这是最“坏”的时代,网络世界里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社交网络和移动终端让人24小时保持“在线”,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带来人终将被机器取代的恐惧。

    2025-06-04

  •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批评的数字人文探析

      数字人文研究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时代转型而获得学界广泛关注。

    2025-06-03

  • 文艺“人民性”的传统与新变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演进始终以“人民性”为精神主轴,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构筑起独特的价值谱系。

    2025-05-28

  • 文化强国建设谱写时代华章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2025-05-25

  • 文艺的“大众化”与向着人民的“普及”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首发于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多种单行本 关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理论价值与经典意义,胡乔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一文中深情而又精到地说道:“重读《讲话》,它的深刻的思想性和说理性,仍使我们每一个相信真理的人感到折服,它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基本内容,将使我们长久地受到教益。

    2025-05-22

  • 智能时代的文学批评与史料运用

      摘要:智能时代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是大数据语境下对文本的智能寄生和相关信息认同,强调信息平台对称前提下的闭环流通。

    2025-05-20

  • 新时代提升文化主体性的三重境界

      文化底色为文化特色提供养分,文化特色为文化本色奠定基础,文化本色进一步助推文化底色深化内涵。

    2025-05-18

  • 徐兆正:现代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克服问题及其他

      作为一种文学建构的现代主义,始于19世纪80年代,鼎盛于20世纪30年代。

    2025-05-15

  • 王磊光:创意写作是文学教育的另一个名字

      巴西作家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说过这样的话:“所以写作是写作者使用的一种手法;他用一个词语作为诱饵,去钓那些非词语。

    2025-05-14

  • 从哲学思维方式看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

      摘要:中国美学以中国哲学为基础,中国哲学在思维方式上与西方哲学的不同,是形成中国美学思想特点的根本原因之一。

    2025-05-12

  •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中国文学外译话语体系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025-05-12

  • 人文教育与人工智能:机进人进,而不是机进人退

      谈论人工智能与人文教育的关系,需要认真思考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需要客观估量人工智能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需要认真反思当前人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衡量人工智能进入人文研究的利弊,也需要借鉴千百年来人文教育的经验来培养人才。

    2025-05-08

  • 关于国际中文教育创意写作的思考与实践

      2024年1月,“中文创意写作”正式列入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意味着国内许多高校中文系致力于探索的“创意写作”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

    2025-05-03

  • 如何认领90年代——兼及思考的视角和方法

      一、断代:记忆与问题 我在《九十年代断代》和《九十年代:记忆、建构与反思》这两篇文章里对90年代(1)做过一些宏观层面的描述和判断。

    2025-04-28

  • 宫立: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的“史料视角”

      专业如人,应时刻保持自身反省,这当然“有赖一批富有反省能力、随时对自己也对学科进行省察的研究者来实现”[1]。

    2025-04-27

  • 新时代文艺理论评论的守正创新和实践引领

      摘要:文艺理论和评论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形成了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更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

    2025-04-24

  •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逻辑与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

      逻辑这门科学诞生于西方文明,深刻影响了西方哲学乃至整个科学的发展。

    2025-04-22

  • 数字时代的学术圈怎么变?

      论文发表是学术圈一直以来的“老大难问题”。

    2025-04-2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