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问题

      摘要:在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潮流中,部分批评家为追求批评的科学性与实证性,不仅以史料崇拜遮蔽作品这一批评对象,而且还以朴学情结驱逐个人情感,由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主观阐释的随意性,但文本缺位与情感退场,却让文学批评陷入了伪历史主义批评的泥淖。

    2024-11-11

  • 中国文艺评论话语自主建构的问题指向与方法创新

      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层面上探讨中国文艺评论话语自主建构,既是一个时代话题,又是一个复杂的学术任务。

    2024-11-11

  • 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问题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问题已多有讨论。

    2024-11-10

  • 游戏化:数字时代创作与批评的交互

      数字时代技术与媒介的影响日益增强,从最初的星星之火逐渐而成燎原之势。

    2024-11-08

  • 袁济喜:从传统诗文评到当代文艺评论

      诗文评植根于古老的中华学术文化土壤中,是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形态,包括对于具体作品的评论与文学理论的阐述等等,富有民族文化特点,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与现代文艺学可以互相发明。

    2024-11-07

  • 赵毅衡:建立一个“人工智能符号学”

      摘 要 人工智能的超速演变,不久就将替代人类智能主导当代文化。

    2024-11-06

  • 中国自主文艺评论话语知识体系建构的元理论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引领与支撑作用,党和国家就文艺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2024-11-06

  • 深怀热爱 深深扎根

      核心阅读 新时代文学传承赓续着深入生活、到广阔的人民生活中去的文艺传统。

    2024-11-05

  • 重组 重建 重塑——略谈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评论变革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推动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媒介的高速迭代,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文艺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

    2024-11-04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方略和创新举措,并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

    2024-11-03

  • 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4-10-31

  • 文学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文化条件,是新时代中国文学的使命。

    2024-10-31

  • 本土批评话语立足“中国经验”的建设与实践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艺批评时,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2024-10-30

  • 手稿研究空间广阔

      手稿是作家写作现场的记录,具有发生学意义的“祖本”地位,对于作家作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意义。

    2024-10-22

  •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世界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其中包括“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2024-10-18

  • “第二个结合”的“中国叙事”价值

      历史地看,但凡马克思主义发挥深远正面效应的地方,都是它同当时、当地具体语境完美结合的地方,这种成功实践,既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即“第一个结合”),也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即“第二个结合”)。

    2024-10-16

  • 奋力迈向新时代文艺高峰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4-10-15

  • “新地域文学”的逻辑起点、叙事空间和价值功能

      近年来,随着“新南方文学”“新东北文学”“新北京作家群”“文学新浙派”等概念的提出,以“新+具体地域文学”命名的写作实践,逐渐衍生成现象级的写作风尚。

    2024-10-15

  • “两个结合”指导下文艺美学的“出发”与“再出发”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此后多次深入论述这一问题。

    2024-10-10

  • 坚持守正创新 彰显文学力量

      【文学价值纵横谈】 身处社会生活瞬息万变、新兴创作和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学创作自当处变不惊,坚持守正创新。

    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