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代”军旅文学的多种可能性
“军旅文学”这个概念,是从1990年代开始逐渐被广泛使用的。
-
新时代诗歌与传媒融合发展的向度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李音:用病痛创造叙事
一、精神疾病的“去隐喻化”与“再隐喻化”:桑塔格与《刘晓东》 1978年,苏珊•桑塔格的《作为隐喻的疾病》问世,这篇重要的批判文章肇始于她与癌症搏斗的亲身经验。
-
文学批评的主体人格建构
时间的脚步实在匆忙,自打1988年发表第一篇文学批评文章,介入到当代文学批评中来,不知不觉间,已有近30年的时间了。
关键词:  文学批评2020-12-16
-
没有争论就没有批评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向西方学习业已成为宏大的时代潮流,西方繁复的文学观念和方法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文学视野,也以镜像的方式清晰了我们的文学位置。
关键词:  文学批评2020-12-16
-
“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当下散文写作新动向
李娟的《冬牧场》是散文“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作者深入新疆阿勒泰冬季牧场,四个月、零距离记述冬牧场的点点滴滴。
-
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新路径
形式多样、规模不定、等级有别的各种文学会议既是当代文学的鲜活内容,也是中国文坛的特有制度。
关键词:  文学制度2020-12-15
-
方法与范畴:建构当代散文理论的可能性
摘要:孙绍振对当代散文研究的贡献,首先在于他特别重视散文研究的方法。
-
论中国文艺批评标准的正偏结构
摘要:中国的文艺批评标准存在一个正偏结构。
-
李治邦:想象力是复杂神奇生活的再现
纵观这十年来,小说的写作风格和走向趋同,现代含义的东西越来越少,故事性和写实风格的作品几乎占了小说的主体。
-
乡村文化振兴要守故土播新种
乡村振兴何为?说到底,是为了让乡土中国回归人们的生活,让乡村不再成为落后、土气的象征,而是充满精神气的生活空间。
-
与时代同行,打开文学评论的新视野
差异化的批评格局与知识生产 汪 政 文学批评的差异一直存在。
关键词:  文学评论2020-12-11
-
切实加强文学评论工作 推动当前文学批评健康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文学评论工作,12月3日至4日,中国作协加强文学评论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
文学的邀约——我们这个时代的写作与批评
2020年10月14日,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会议室。
-
中西方叙事中的“家”与“个体”
近代以来,如何来理解“家”逐渐成为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话题。
-
杜甫诗歌的当下“唤醒”
李白与杜甫本是唐诗史上并峙的两座高峰,难分高下。
-
如果“多余人”不再富贵清闲
一个历史学教授有次闲聊自嘲,说,像我们研究历史的,是没有未来的。
-
误读的境况——《文学死了吗》与我们今日的阅读
2001年,希利斯·米勒受邀为劳特里奇(Routledge)出版社“思考在行动”(Thinking in Action)系列图书写作《论文学》(On Literature)。
-
中国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自从李洱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应物兄》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之后,许多人开始关注他在书中塑造的知识分子群像。
-
创意写作不能“包打天下”
本世纪初,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团队开始将创意写作引入国内,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渐成燎原之势。
关键词:  创意写作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