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温故】八月,字重千钧

      编者的话 从1931到1945,中国作家在烽火与热血交织的大地上,在呜咽与战歌共鸣的山河间,用笔写下不屈的觉醒。

    2025-09-01

  • “‘春羽’青年写作新秀发现计划”征文评选揭晓

      为及时发现文学写作的新生力量,倡导新的艺术视野、新的文学表达、新的审美风尚,自今年3月14日起,中国作家网联合《青年文学》杂志社、《文艺报》“新力量”专刊、《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举办“‘春羽’青年写作新秀发现计划”征文。

    2025-08-28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个女作家的山村文学课

      临潭县风景一览 2024年11月26日,乘车前往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作家左昡正沉浸在路旁雪落满地的风景中,随着一股惯性冲击,她突然撞上了前座椅背。

    2025-08-20

  • 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第九期)

      编者的话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当代性和历史性之间的张力正是学科的魅力: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缺乏现场感与参与度,其生命力将逐渐减弱;若丧失历史感与史料意识,则容易随波逐流,难以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积淀深厚底蕴。

    2025-08-05

  • 【温故】七月,烽火,薪火;真实,满足

      编者的话 88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旁的炮声开启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2025-08-01

  • 中国作家网书单|2025年第二季度网络文学新作推介

      网络文学发轫以来,围绕“成长,梦想和爱”内核,涌现出许多文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并重的作品,如今历经淘洗,网络文学在承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讲述中国故事以及建设文化强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5-08-01

  • 陈登:诉滞涩以诗,微小却尖锐地疼一下

      编者按 “本周之星”已经走入第五个年头,几年来,我们推出了200多位“本周之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从“40后”到“00后”,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有越来越多的作者成为中国作家网原创平台的忠实用户,通过“本周之星”栏目起飞、远航。

    2025-07-31

  • 复刻“时光中的时光”

      本期书单中,艺术家对时间与空间的凝视和原创性呈现,是一个令人无法忽略的视角。

    2025-07-24

  • 王颖:10000本书,333座城,她把“诗和远方”过成了日常

      初见王颖,她身着一套淡雅的宋制汉服,仿佛是从古画中走出的仕女。

    2025-07-01

  • 【温故】六月,我们都是“转运使”

      编者的话 每年六月,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总和高考有关。

    2025-07-01

  • 幕间回响 | 文学与影视的“跨幕叙事”:打个共鸣的响指

      “如果算法吃掉文学,电影人是在攀登还是被吞噬?”在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具转化价值文学IP推介会”上,著名导演谢飞抛出的诘问,久久回响在会场上空,也为文学与影视间寄望深远的对话标识了思想的高度。

    2025-06-26

  • 叩问群体写作的意义存续之门

      主持人语: 叩问群体写作的意义存续之门 白日耕作、夜晚读写,仍是许多西海固农民作家现今的生活方式。

    2025-06-20

  • 回归本体的生命诗学

      主持人语: 叩问群体写作的意义存续之门 故土,他乡;乡村,城市——形形色色的现实抵达之处,一系列包蕴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元所指的新名词应运而生,辗转生长,直至有一天,凝结出面目清晰的群落姿态。

    2025-06-13

  • 师力斌:在精神层面,诗歌是公平的

      主持人语: 叩问群体写作的意义存续之门 故土,他乡;乡村,城市——形形色色的现实抵达之处,一系列包蕴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元所指的新名词应运而生,辗转生长,直至有一天,凝结出面目清晰的群落姿态。

    2025-06-12

  • 李琬 | 异质性、技艺与共鸣机制:皮村诗人的劳动书写

      主持人语: 叩问群体写作的意义存续之门 故土,他乡;乡村,城市——形形色色的现实抵达之处,一系列包蕴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元所指的新名词应运而生,辗转生长,直至有一天,凝结出面目清晰的群落姿态。

    2025-06-11

  • 非虚构文学为何总在“真实性”上引发争议?

      在阅读时,你是否会对一些作品到底属于“小说”还是“纪实文学”感到困惑?和纪实文学相比,这些作品主观色彩相对浓厚,对场景和人物心理的描写细腻,熟稔地运用小说技巧;和小说相比,又非常依附于现实发生的事件,强调“真实”“亲历”。

    2025-06-10

  • 王琳琳:文学,西海固热土上最好的庄稼

      主持人语: 叩问群体写作的意义存续之门 白日耕作、夜晚读写,仍是许多西海固农民作家现今的生活方式。

    2025-06-10

  • 文学:西海固人的精神图腾

      “水”曾经是多少西海固人心中的渴念,尽管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西北部,“喊叫水”这样标识着往昔记忆的地名仍然被沿用至今。

    2025-06-01

  • 【温故】五月,初夏的欢快或悲辛

      编者的话 5月,初夏的风吹到我们身边。

    2025-05-31

  • 别错过这次证明青春的机会

      聂鲁达说:“所有青春都像一盏灯,在雨中被冲倒,湿漉漉却在燃烧。

    2025-05-08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