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重点推荐 >> 正文

《源氏物语》(26)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17日14:32 来源:中国作家网 [日]紫式部 著 叶渭渠 唐月梅 译

  “先前我曾到这一带,顺便观察过这家的情景,此人在京城虽然境遇不佳,但是在乡下他能拥有广袤的土地,营建堂皇的宅邸,尽管遭到部分人的蔑视,然而,不管怎么说,他的这些家产,都是仰仗担任国守的威权置办起来的,足够他富裕地度过晚年而无须担忧。他热心为后世修行,当法师之后,反而福星高照,成了个人品高尚的人。”

  源氏公子询问:“那么,那家女儿的情况如何?”

  良清答道:“这家女儿的姿容和气质一般。不过,每任国守,心中都各有盘算,无不向她父亲表露出求婚的意思。但是,她父亲概不答应,经常留下话说:‘我如此虚度年华,埋没一生,实属无奈。我仅此女,她可是维系着我的一线希望,如果此志不遂,我身亡故,而她又盼不到好运降临,还不如葬身大海。’”源氏公子听得饶有兴味。侍从们又说:“既然是如此秘藏的宝贝女儿,就让她去当海龙王的王后好了,如此‘胸怀大志’真是自寻烦恼啊!”逗得大家都乐了起来。

  且说告知源氏公子这家情况的良清,是播磨国守之子,官从六位藏人,今年晋升为五位。他的伙伴们相互开玩笑说:“这个家伙真是个好色之徒,他是不是有意突破明石道人的誓言呢?所以总在那家附近徘徊窥视吧。”有的说:“嗨,再怎么说,终归是个乡下女子。从小就住在乡下,又在迂腐的双亲教养下成长……”

  良清偏袒说:“不,听说她母亲知书达理,是个有来头的人,颇有面子,不时从京城中的富贵人家那里,雇来年轻能干的侍女和女童陪伴她,还教她学习京城的风俗礼仪等,极其重视培养女儿,格外耀眼呐。”也有人说:“不过,倘使她双亲亡故,她成了孤儿,恐怕就不能那么悠游自在地生活下去啰。”

  源氏公子说:“她不知出于什么意图,想到海底去呢。看来海底也是污秽之地啊!”这个乡下女子的故事,似乎吸引了源氏公子。他身边的侍从们深知这位公子生性偏好非同寻常的奇闻,就算是这么一个乏味的乡下女子,她的故事肯定也已经留在公子的心里了。

  折回寺院后,一位侍从建议说:“天色行将黄昏,看样子疟疾不会再发作了,那么我们早点起驾返京吧。”老高僧却劝说道:“惟恐妖怪还缠住贵体,今夜还是在这里静静地念佛诵经为好,明日再返京如何?”众侍从说:“老高僧说得在理。”源氏公子本人也觉得,难得过这种借宿山寺的生活,很有兴致,于是公子说:“那么好吧,就明日一早起程吧。”

  入春日长,源氏公子闲来无事,在傍晚彩霞漫天飞舞的昏暗时分,信步向围着细荆条篱笆的地方走去。公子支使其他随从都回寺院去,身边只留下惟光陪同。他们来到篱笆旁,向屋内探视,窥见眼前朝西的房间里供奉着一尊佛像,有位尼姑在念经。还看见那位尼姑将帘子稍卷,在佛像前供花的情景。又看见她在靠近室内的柱子处坐下,将佛经放在凭肘几上,非常吃力地在念经。一眼看去,觉得这位尼姑非同一般,年龄约莫四十开外,肌肤格外白皙,品位高尚,身体虽然瘦削,但脸颊丰润,眼神灵活,头发剪成尼姑型的短发,整齐且美观,反而显得比长发更美,颇为新颖别致,看了惹人怜惜。

  尼姑身边有两位秀丽的年龄较大些的侍女,还有几个女童,进进出出,嬉戏玩耍。其中一个约莫十岁的女孩子,身穿洁白的衣衫,罩上一身穿惯了的金黄色外衣,正在向这边跑来。这女孩子的长相,与别的女孩子迥然不同,人们见到她的模样,自然会联想到待她长大成人后,想必是个国色天香的美人。她那舒展扇形似的披肩长发,随着她的跑动而轻轻地飘动。她满脸通红,哭泣着跑到尼姑身边。尼姑抬起头来望了望那个小女孩儿,问道:“你怎么啦,和女童们拌嘴了吧?”源氏公子觉得这两人的长相有点相似,心想:“大概是母女俩吧。”

  小女孩儿相当惋惜地向尼姑告状说:“小麻雀本来扣在烘笼里,却被犬君放飞了。”站在尼姑身旁的一个侍女说:“哎哟,那个小丫头笨手笨脚,又闯祸了吗?该训斥她一顿。那只小麻雀真可爱呀,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呢,它不要撞上乌鸦才好呐!”她说着走开了。尼姑长着一头丰厚的头发,相貌端庄,人们称她为“少纳言乳母”,想必就是照顾这小女孩儿的保护人了。尼姑说:“唉!说这种不懂事的话,多么孩子气啊!我的性命已处在过今天不知明日的时刻,你却全然不顾,而只爱玩麻雀。我不是常对你说,喂养小生灵会造孽的吗?真罪过呀!”接着又说:“到这边来。”这小女孩儿在尼姑身边正襟危坐地跪坐下来。她的相貌十分可爱,天真烂漫,眉宇间仿佛飘荡着一股灵气。她把落到额前的发丝拢了上去,露出了孩子般的额头,那头发的造型非常的美。源氏公子觉得自己仿佛“期盼着看到她逐渐长大成人的模样”,不由得定睛凝视着她。他察觉到自己原来是因为这小女孩儿的长相、神态都酷似自己倾心思慕的伊人[01],才会如此聚精会神地注视她,就情不自禁,潸潸地流下了热泪。

  尼姑一边摩挲着小女孩儿的头发,一边说:“连梳头都嫌麻烦,却长得一头秀发,只是太孩子气了,实在令人担心啊!长这么大了,本该更懂事一些。你已故母亲十二岁上丧父,那时候她什么事都懂了,像你现在这个样子,我若辞世,你怎么过日子啊!”说着格外伤心地哭了起来。源氏公子目睹此番情景,也情不自禁地感到悲伤。这小女孩儿虽然年幼无知,却也抬头凝望着哭泣的尼姑,然后伤心地垂下眼帘,低下头来,快将垂落额前的秀发晶莹发亮,美极了。尼姑吟歌曰:

  嫩草安身知何处,

  露珠消逝何其苦。[01]

  尼姑身旁的另一个侍女感动得落泪说:“说得是啊!”遂答歌曰:

  幼苗前程尚未晓,

  露珠焉能就此消。

  这时僧都从对面走过来,对尼姑说:“这里,从外面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今日为何偏要在这里坐下呢?我刚刚才听说,源氏中将为了祈求治愈疟疾,到山上的老和尚这里来了。他这次的行踪非常隐秘,连我也没有告知一声,我虽然住在这里,却未曾去问候他。”尼姑听罢说:“哎哟,这可怎么办,我这副怪模样,说不定已经被随从的人看见了呐。”说着将垂帘落了下来。僧都说:“你不想趁此良好机会去瞻仰一下当今名闻天下的光源氏吗?他那气度非凡的神态,连我这个抛弃红尘的僧都,看了也都觉得可以全然忘却尘世的悲哀,延年益寿呐。好吧,让我送个信去吧。”僧都说罢便走开,源氏公子听见传来僧都远去的脚步声,便又折回寺院去。

  源氏公子心想:“今天我看到可爱的人儿了。难怪那些好色者总想悄悄外出,却原来能够不时寻觅到意外的美人啊!我只是偶尔外出,竟能遇见如此意想不到的事。”公子觉得蛮有趣的,他内心底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思绪:“这小姑娘确实很漂亮,但不知道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若能把那样一个小姑娘安置在身边,权且代替伊人,朝夕相见,也可以得到一点慰藉……”

  源氏公子一边想着这件事,一边躺了下来。这时,僧都的弟子前来把惟光叫了出去,由于地方狭窄,来人向惟光传达僧都的话,无须惟光禀告,公子全都听见了。那来人说:“僧都说:‘我刚刚才听闻公子已驾临此山中,理应立即前来问安,但转念又想,公子是知道贫僧在此寺修行的,此番秘密微行自有其个中原委,贫僧不敢贸然造访,公子旅行的下榻之处理应由敝寺准备,实在遗憾之至……’”

  源氏公子说:“我于十多天前突然患了疟疾,经常发作,痛苦不堪。听人的指点,突然决定前来寻访此山寺,但又考虑到老高僧如此德高望重,万一治疗无效,岂不严重影响其声誉?因此极其秘密地前来。我现在就前往贵处造访。”

  僧都闻讯立即前来问候源氏公子。

  这位僧都虽然是一位出家人,但是气度确实很高尚,人品理应也受到人们的尊敬。源氏公子觉得自己这身微行装扮,有点不好意思与僧都相会。僧都向公子叙述了自己如此这般地闭居山村修行的情况后,一味邀请公子前往,说:“寒舍与这里同样是草庵,不过有溪流带有凉爽的情趣,可能会赏心悦目。”源氏公子想起僧都曾经向与自己未曾谋面的尼姑大肆赞美过自己的种种情况,心中觉得有点难为情,可是又很想了解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儿的情况,于是,决意登门造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