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赵霞《一切无不与童年有关》: 在对话与交流中 建立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界坐标
来源:文艺报 | 李燕  2023年10月18日09:49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与世界儿童文学的译介关系密切,我们在中外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中走出属于自己的中国道路。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日渐呈现出“走出去”的态势,开始向世界讲述“中国童年”的故事。而学术对谈集《一切无不与童年有关:剑桥儿童文学对话》传递出另一颇有意味的信息,让我们看到中国儿童文学在理论批评领域也正在与世界进行着双向交流与平等对话。

《一切无不与童年有关》一书汇集了学者赵霞在剑桥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访学期间,与英美学者、作家、翻译家和央视编导等所作的七次学术对谈,并收录了她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利兹大学的三次学术演讲稿。总体看来,书中的对谈和演讲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当下值得关注的儿童文化与文学的焦点问题,涉及中外儿童文学的理论、批评、创作、翻译、国际交流、教育教学等多个层面的话题,展现出作者扎实的学养、广博的阅读和深刻的思辨精神,以及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研究者宏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和与世界平等对话的意识。

如何建构中国的儿童文化研究

赵霞是带着“西方儿童文学理论与批评”这一课题赴英访学的,她与剑桥大学儿童文学中心主任凯伦·科茨的对谈最为切近此课题的核心。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的儿童文学研究经历了从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的“范式转换”,研究者大量借用女性主义、种族主义、后殖民主义、精神分析批评、意识形态批评等方法,积极推动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的发展,也由此改变了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方向和方法。经过文化研究的“洗礼”,儿童文学批评中对主题、人物、审美意蕴和艺术技巧的审美分析日渐式微,越来越多的学者转向了审美之外的符号阐释、意识形态、文化制度、生产传播以及权力运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如何评判这一批评转向的价值及其对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影响,是当下中国儿童文学批评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核心话题之一。

赵霞认真梳理了文化研究的英国传统、美国来路与中国实践,认为文化研究为儿童文学开辟了新的路径,尤其是为传统经典文本的重新解码和现代阐释提供了有效方法。同时,她也指出当下西方的文化批评常常摒弃读者“自我带入”、忽略作家个性,暴露出分析类型化和标准化的阐释危机。在对谈中,赵霞以“他者”的目光清醒地审视文化批评带来的诸多问题,坦率地对欧美儿童文学主流学界的“文化研究”提出了质疑。她的这些观点得到了科茨的呼应和认同,科茨表示:“儿童文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模式也存在着某些严重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它总是建立在分类的基础上,断言某个种族或身份就意味着某种表现。”

那么,如何构建属于中国的儿童文化研究?对此赵霞提出,应当重视文化批评对于儿童文学文本的契合度,将文化视角与童年立场密切联系;应该在西方主流的文化研究与国内主流的审美批评这两个系统的彼此借鉴中,找到儿童文学批评的最佳生长点。由此,赵霞既为国外同行全面展现了文化批评介入中国童年的批评实践和经验,也提醒国内学者从更加多元的视角去衡量一些有争议的作家作品,以作出更为成熟和公允的美学价值评判。

在世界童书中彰显“东方美学风格”

“非虚构儿童文学”是近年来在中西儿童文学界逐渐升温的一个学术热点,就此话题,赵霞与剑桥大学学者乔·萨特里夫·桑德斯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对谈集中展现了西方研究者着力建构的非虚构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他们高度关注儿童非虚构的“诚实性”,但又认为“非虚构儿童文学不是事实文学”;他们既主张“非虚构儿童文学与教科书的区别在于如何与感兴趣的读者共享知识”,又重视非虚构儿童文学中的内涵、情感以及在优美表达和结构等形式方面的努力。这些富有创新性的观点深刻启发了国内学界对非虚构儿童文学的概念、特征及其美学价值等作出进一步探讨,也为我国当下的童年文化建构提供了另一重要维度。

面对“非虚构”这一开放的理论话语场域,赵霞从“观念”和“方法”两条路径切入,既学习接受新鲜的理论,又补充了中国非虚构童年书写的独特经验,彰显出她对儿童主体和童年命运的深刻关怀与批评立场。书中另一场与桑德斯的对话由中国原创图画书《团圆》引发,对谈者从儿童视角、父亲形象、春节民俗等角度对该绘本进行了准确而贴切的剖析,深刻揭示了儿童文学中性别角色和权力差异的意义。

赵霞与英籍华裔插画家郁蓉女士的对谈,从画家的儿童视角与个人风格的探索起步,逐步拓展到图画书发展的“中国速度”,继而深入探究“民族性、世界性与儿童性”的交集与共生。面对世界童书界对图画书“东方美学风格”的认可和期待,两位对谈者都提出,应该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原创图画书相融合,这种融合将逐渐从外在的艺术形式走向内在的精神深层。这一判断不仅为中国原创图画书勾画出传统和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美学坐标,也大胆预测了中国图画书给世界童书界带去的“时尚潮流”与独特气质。近年来,赵霞一直关注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并为此默默努力,自担任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的“白乌鸦世界童书选目”中国书目部分的遴选工作后,她始终以学者的目光发掘和举荐国内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正是基于这些卓有成效的实践,我们才能在她与英国翻译家汪海岚女士的对谈中听到关于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的真知灼见。两位对谈者紧紧围绕中国儿童文学翻译与西方接受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理解和思考,而她们在提及被译介的国内几部作品时又隐约透露出中外评价视角的些许差异。在我看来,这些话题都可视为文化批评中儿童文学的主体与身份、本土与全球等根本性问题的美学变奏与现实反映。

在多种形式的理论成果中,学术对话的价值和魅力不在于庞大的架构和严谨的体系,而在于它充满理趣的思想碰撞和活泼灵动的现场感,看似海阔天空的即兴畅谈,能激起电光石火般的深度思考。面对每一次对谈和演讲,赵霞总是表露出求知的欢欣和缜密的思索,作为对话的发起者,她也总能精准地找到“入口”。比如,她捕捉到桑德斯对“非虚构”的独特理解,敏感地注意到凯伦·科茨在其专著《布鲁姆斯伯里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导论》中的特别叙述人称,还发现了科茨对经典童谣《一闪一闪小星星》的音调、节奏等“混合隐喻”对儿童“身体”的触发,与学者刘绪源关于儿歌审美内化二者之间形成了学术呼应。从中不难看出,她长期密切关注世界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并始终保持对儿童文学理论前沿成果的习惯性阅读,这无疑为对谈双方架起了无碍交流的“桥”。即使有些对谈仅开始于一个大概的主题或方向,赵霞依然能在恰到好处的地方抛出新的问题,促成对话的拓展和转折。赵霞对西方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熟稔于胸,她在谈话中提及和引用了很多当代儿童文学理论著作,如英国女性主义批评家杰奎琳·罗丝的《以〈彼得·潘〉为例,或论儿童小说的不可能性》、哈维达顿的《英格兰童书五个世纪的社会生活》以及解读尼尔·盖曼《坟场之书》的论文等,或有力地佐证了自我的思考,或有效地拓展了对话的深度,也为国内的儿童文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参照视角。

儿童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副文本”

密切关注和深入思考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历史进程,以实现与其平等对话和同步发展,需要流利的英文、丰富的阅读和敏锐的思维,因此一直被视为儿童文学研究中的“深水区”。十多年来,赵霞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既得益于她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沉潜的治学态度,更得益于她与生俱来的学术热忱和紧迫的自我追寻。青年时代对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原著的攻读,为她奠定了扎实的研究基础。独立翻译当代童话研究代表性著作之一《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证实了她卓越的学术能力。在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访学时,赵霞曾逐年翻阅《儿童文学学会季刊》《讯号》《狮子与独角兽》等经典儿童文学学术期刊,用大量的一手资料深度考察了西方英语儿童文学理论历史、现状及其走向,并完成专著《思想的旅程——当代英语儿童文学理论观察与研究》,这项工作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极其艰巨而又富于独特价值的。而今,她的这一系列剑桥学术对话再次展现出这位学者与国外同行对话中的从容与自信,并清晰地传递出自己的思考和属于中国的声音。

从一本书的阅读构成来说,前言、跋和插图、照片等元素都可视为全书的“副文本”,这些“副文本”的加入可以为读者深度阅读提供更多途径。《一切无不与童年有关》中的书影既有助于帮助读者理解和消化那些严肃的理论对话,也为读者建立了一份“按图索骥”的阅读资源。这份鲜活立体的“书单”中既有权威的学术著作,也有中外经典与最新的儿童文学作品,仅是她在与桑德斯对谈后分享的“十种当代英语非虚构儿童文学作品”就让我受益匪浅。透过书中一些“副文本”我们也可约略了解到作者访学生活的若干细节,除了沉甸甸的学术研究,她善感的心灵如同感光的胶片,记下了与桑德斯一家康桥泛舟的轻盈,记下了凯伦·科茨为一棵树发出“生而为美”的感慨,以及与公交司机、图书管理员等人的交往点滴。这些零星的“非虚构”书写,是学者在其文学批评活动中的“自我显现”,从中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儿童文学学者以实力与礼貌为国外同行所接纳,也给古老的剑桥校园留下又一份美好的中国记忆。

无论是从社会层面还是从个体生命成长来看,儿童文学和童年文化都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审美力量和人文洞察,因此,“一切无不与童年有关”。在当前的时代语境中,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地域、文化和学科背景的人士都对儿童和儿童文学报以真诚的关切与思考。以赵霞为代表的众多中国学者正在跨越语言、观念等障碍,积极寻求与世界儿童文学的平等对话和深度交流,将为中国儿童文学带来可以预期的美好未来。

(作者系南京晓庄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