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戏曲研究的一声清唱 ——读《清宫武戏研究》
来源:并州新闻客户端 | 聂还贵  2023年09月09日14:57

图为徐建国著《清宫武戏研究》

作为中国文艺的重要一脉,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戏曲,以唱、念、做、打为综合表演形式,熔铸曲词、音乐、美术之美于一炉,绽放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借得一方空旷,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艺术世界,形成一门独特的舞台表演艺术。

文戏武戏,一枝两花。清宫武戏,在中国戏曲艺术花坛里,俏然一枝,姿容别样。随着中国戏曲日益走向国际,武戏的影响显著扩大。但与此相关的文化研究却相对薄弱。相较于民间,清宫内部留存了大量的宫廷演剧文献资料,成为再现清代戏曲演出原貌的重要依据。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建国先生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文献资料的矿藏,采香撷美,含英咀华,致力于挖掘清代宫廷武戏中的表演艺术,详述宫廷武戏的脚色行当、舞台排场、表演套路,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升清宫戏曲的学术地位,从而提供与国际交流的文化平台,写出了《清宫武戏研究》一书,其系统性与实时性,可谓空谷足音,一枝独秀。

《清宫武戏研究》一书从武戏入手,紧紧切中了宫廷戏曲的研究热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同样适应于学术研究。敏锐的发现,一定来自岁月的长期积累。近年以来,清宫戏曲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而清宫武戏亦是清宫戏曲的重要一环,徐建国迅捷捕捉并抓准到了这一热点,以其多年来对戏曲钻研的知识储备积淀,系统梳理武戏的脉络,厘清武戏的肌理,彰显了戏曲理论价值与意义。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清朝定鼎中原,选择戏曲作为接纳汉文化、促进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有清一代,戏曲勃兴,蔚成盛景。此书有录——

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有一份“交本子记载”:初九日交《樊江关》《孝感天》《洒金桥》,初十日交《双包案》《御林郡》,十一日交《翠屏山》《御林郡》《虎斗》,十二日交《捉放》《绝缨会》《拾镯》,十三日交《捉放》《定军山》《战太平》,十四日交《采石矶》《双包案》《鱼肠剑》,十五日交《乌龙院》《失街亭》,十七日交《虹霓关》《盗魂铃》,十八日交《青石山》《马上缘》《回龙阁》,十九日交《樊城昭关》《天齐庙》《雪杯园》,二十日交《荷珠配》《审头刺汤》,二十一日交《翠屏山》《取荥阳》,二十二日交《铡包勉》《卖马》,二十三日交《取洛阳》《铡美案》。

清代这一戏曲盛况,可从《红楼梦》一书窥见。《红楼梦》讲述清朝康、雍、乾年间封建世家的荣辱兴衰,此时正是中国戏曲文化繁荣昌盛时期。《红楼梦》第十一回,凤姐应邢夫人王夫人和尤氏之请,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还魂》《弹词》两出戏,台上正唱着《双官诰》。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贾蔷让龄官唱《游园》《惊梦》,龄官偏唱《相约》《相骂》。第十九回贾珍府里唱戏,剧目有《丁郎认父》《黄伯央大摆阴魂阵》《孙行者大闹天宫》《姜子牙斩将封神》。“买优伶,养戏班”。丝竹音乐,声色犬马。

据说曹雪芹祖父曹寅热衷戏曲创作,有《北红拂记》《太平乐事》《续琵琶》等问世,大戏曲家洪昇曾赞曰: “其传神写景,文思焕然,诙谐笑语,奕奕生动……尤错落有古致,而序次风华,无以过之……”

上述《红楼梦》所点的曲目中,《黄伯央大摆阴魂阵》《孙行者大闹天宫》想必就是“武戏”。周华斌先生在此书序言所说:20世纪中叶,京剧《闹天宫》走出国门到欧洲演出。敏感的外国记者称:中国戏曲是“翻着筋斗”进入了巴黎。可见中国戏曲最早、最直观的地引起国际注意的是“筋斗”,也就是武戏。《红楼梦》武戏的上演,映射出清代武戏的端倪波漾,曲水流觞。

戏曲不是生活本身,却是对生活的艺术模拟,是艺术化了的生活。中国戏曲生发根植于民间,如乡村处处可见的红枣树,其香质朴清新,弥散于田间地头,茶余饭后。有论者称,戏曲是“晚熟”的艺术,它始于秦汉,酝于隋唐,成于宋金,盛于元,变于明清。晚清宫廷演剧逐渐表现出”趋俗性”的特性,具体而言,即声腔剧种由以昆弋雅部为主到以梆黄乱弹为主,演出剧目由以内廷剧目剧本为主到外班剧目剧本逐渐增多,场上演员由以太监伶人为主到以民间艺人为主。

《清宫武戏研究》在将视角投向集大成的清宫戏曲文献,并以清宫文物文献为依托基础上,环绕清宫武戏,参照民间的笔记杂著、木版年画、演员口述等,立体推进研究成果。弥补了由于清代民间对武戏鲜有记载,语焉不详,特别是武戏的场上表演,而学者对武戏少有论述的遗憾。徐建国深入浅出地分析:晚清时期民间与宫廷戏曲交流较为频繁,咸丰末年,曾有过短暂的外班入宫承应的历史,三庆班、四喜班、双奎班、春台班、双和班、广和成班、万顺和班等戏班多次被传进宫中演戏。光绪年间,宫中则演戏成风,光绪九年开始挑选外边伶人进宫承差,光绪十九年始召外班入宫,此后京城最著名的三庆、四喜、玉成、同春、小丹桂等戏班不断轮流唱戏。直到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之乱,才停止外班进宫唱戏,再召民籍艺人进宫承应……民间外班与艺人频繁进入宫廷演出,京城优秀的剧目剧本以及艺人技艺得以传入宫内并取得内廷贵族的喜爱,从而改变了宫廷舞台的沉闷景象,而且声腔、技艺、服装等方面都有着频繁的沟通交流,促使了宫廷艺术审美的改变,也对晚清武戏的演出生态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这一观点,同样可以在《红楼梦》找到印证。《红楼梦》二十九回描写:众人在贾母带领下去清虚观打醮,祭奠祖先,神前拈戏,拈出了三本戏:头一本《白蛇记》,第二本《满床笏》,第三本《南柯梦》。《白蛇记》演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曾作过历史题材的杂剧《汉高祖斩白蛇》,《录鬼簿》中记剧名为《斩白蛇》,内容为“汉高祖泽中斩白蛇”。《满床笏》又名《十醋记》,清代戏剧家李渔阅定为清初范希哲所作。以唐代郭子仪为主角,先写郭子仪奋勇杀敌,屡建功勋,满门荣贵。后述郭子仪六十大寿之日,天子赐宴又命满朝文武贺寿,七子八婿均居显位,家势盛极,堆笏满床。

《清宫武戏研究》从武打角度分析宫廷戏曲演出资料,角度新,开创了研究宫廷戏曲的新视角。以前清宫戏曲多重视文本及其艺术特色,对戏曲表演尤其是武打之戏重视不够,对整体清宫戏曲研究而言稍显遗憾。对清宫戏曲档案中的剧本、脚色行当、舞台排场、表演套路等演出资料进行分类,不得不说卷帙浩繁,工程庞大。正因为知难而进,经历一番艰苦细致的钻研,从而高屋建瓴,整体把握,发现和总结出了戏曲在当时得以繁荣的真正原因。

《清宫武戏研究》展示了武打艺术的精进是戏曲艺术从文学时代向演技时代转变的突出表现,也是晚清戏曲舞台艺术精进的内在原因,进入“历史现场”借鉴原始文献资料和图像资料,将晚清戏曲整体关照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挖掘武戏发展的内部规律及成因。比如,清宫武戏特有的“串头本”,引起了徐建国研究的浓厚兴趣,他形象地比喻:“如果把清宫演出的舞台视为一个画框,那么演员上场、下场以及打斗的场景与路线都可以形象地被视为其画框中静止的画面和运动的线条。这些静止的画面和运动的线条并非随意放置,而且具有特殊含义,既是角色舞台行动和戏剧情节进展的显现形式。”对“串头戏”新意独到的研究,无疑是该书的一个亮点与看点。

“晚清武戏的兴盛与晚清宫廷与民间武戏的积极互动是分不开的,民间武戏的剧目、声腔、服饰等样式流入宫中,丰富了宫廷演出,引起受到宫廷统治者的喜爱,上层统治者从极力打压到崇尚喜欢……同样,宫廷对民间武戏演出样式的优化及规范,也完善了武戏样式,使得民间武戏有了继续生存的可能,搭建了宫廷与民间武戏交流的平台。武戏能在晚清时期兴盛,也是晚清戏曲舞台表演盛行的突出例证,为京剧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晚清武戏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它所弘扬的”动静合一””形神兼备”等美学观念,代表了中华民族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面,由于武戏植根于民间底层文化,又得益于上层统治者的青睐,获得了此前从未有过的地位,武戏因此繁荣而兴盛下去。”徐建国这一分析,从一个侧面表达了我们的认同感,并成为我们喜欢《清宫武戏研究》一书的理由之一。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徐建国《清宫武戏研究》一书,以一声嘹亮的清唱,刷新了清宫武戏研究的界面,愿其在中国戏曲研究的回音壁,激起绵绵的赞美与共鸣。

(作者系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