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本周之星 | 边瑾:耳边听到呼啸的旅行(总第三十七期)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0年09月18日08:25

本周之星:边瑾

边瑾,男,汉族,1963年1月9日生于黑龙江省德都县。祖籍辽宁沈阳。1980年开始从事诗歌创作。作品散见《诗刊》《星星》《飞天》《北方文学》等省内外报刊,数次获省级大奖,并有作品入选多种文集。著有诗集《棒槌鸟》《苍茫》《雪韵凝香》《阳光落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优秀民族民间文艺带头人。

 

作品欣赏

耳边听到呼啸的旅行

追寻旧日的一抹晨雾

 

不同的表达,呼喊一声就泪流满面

声声入耳,随意把简历

张贴一组静物,躲进酸疼的鼻腔

用眼睛红肿往事,悄悄在心里

默默流淌河流和乡愁,诗意的栖息

 

都在讲述,比邻家的燕子

还清新洒脱,不要求沉重的语调

就说,前浪与后浪的从容

然后用歌声的小手,紧紧握住

不能忽略的情节,等候

 

故乡的每一寸角落,都有岁月的印痕

车辙碾压,纵横人世间

沧桑的年代,各自远行的背影

一片森林,呵护以往的时光

始终守望冷冷的秋天,叠加的落叶

 

秋雨有时不讲道理

 

一场风是一场风的背井离乡

还想安静地谈论,面对面

感受了眼神和呼吸,语言与手势

表达的敬畏和谦卑,高雅的谈吐

让所有的纸张,翻阅厚重

 

悲悯大地,倒伏一片青涩

抚摸心跳的失常,眼看

米粒困扰,平淡的一捧星光

发出雨打谷叶的脆弱,雨滴

一行行报告,风中的粉色眼泪

 

离开与分手,本身就是放任天堂

静音模式,水滴敲打的石头

掩饰层层涟漪,述说一段忐忑

听雨与叶子对话,小声浅谈

并绘声绘色,一句句,多加保重

 

重回燕山想到一本诗集

 

约定了与你们的见面,翻山越岭

还要闯过夜与人生的迷茫

行囊在背,轻飘飘如一缕思绪

空灵的生命,容不得迟疑

还有很多的淡定,评点春秋

 

赶在落叶的时候寻觅花开

听风吹过大地的声音

引领,回到一座山下的小路

车马不见踪影,天空的鸟

还很活跃,中秋也不远

落雪跟在后面,覆盖叹息

 

一个人与一群人,赶潮

都想面向波涛与花瓣

自己柔弱脚板踩乱了节拍

依然故我,依然故我,细雨中

看彩虹搭起虚幻的挥手

 

想想谷子呼吸的味道

 

种花和种粮,我不做更多的评判

荒蛮之后,可以每天都去烧烤

让火焰用原始的方式温暖

歌舞升平,这也是人间的风景

享乐的情绪,远离土地和高粱的淳朴

 

很多人

忘记了贫穷和苦难,只为自己

便醉生梦死

天下和人间,都亏空着自己

谁为谁,笑话,为什么谁为谁

 

来自泥土,不会追逐奢华的张扬

唯有清新洒脱,十分接近地气

连空中的鸟鸣,都叫得勤劳可爱

这里的音乐是野生的,画页是原始的

诗歌,也会因酿造丰富,格外醇香

 

本期点评:范墩子

对每个诗人而言,故乡是其出发的地方,故乡不仅滋养了诗人的性情,也承载了诗人一生中最珍贵的童年记忆。无论故乡贫瘠偏远,亦或丰饶美丽,都是每个写作者无法绕开的话题。边瑾的《耳边听到呼啸的旅行》就是写故乡、写大地、写过往、写痛感的一组诗作,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阅读了诗人首次发在原创频道的长诗《盛夏有花》,阅读过程中,深深被字里行间所涌动的复杂情绪所打动,同很多正面书写故乡记忆的诗歌不同,边瑾的诗歌中充满了各种细节。在《秋雨有时不讲道理》中,诗人以一种忧伤的笔调写道:

悲悯大地,倒伏一片青涩

抚摸心跳的失常,眼看

米粒困扰,平淡的一捧星光

发出雨打谷叶的脆弱,雨滴

一行行报告,风中的粉色眼泪

细节是诗歌的眼睛,让诗句显得灵动飘逸。边瑾的诗行里也充满了浓郁的哀伤,这种矛盾的感情肯定与诗人对现实的反思有关。一方面,曾让我们欢喜愉悦的童年记忆已在消逝,美好的岁月与旧时光已被定格在昏黄的角落,另一方面,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村庄迅速变革,无论如何,在城市化进程的大浪大潮当中,村庄已呈现出衰败的气象,而这种气象与过往的童年记忆,就形成了某种落差。这正是诗人哀伤的根本原因,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诗人便将这种哀伤与疼痛写进了诗行里,写在了记忆里,在笔下重新建立起了一个故乡的家园,一个可能安放灵魂的栖息地。于是,诗人在《追寻旧日的一抹晨雾》一诗中这样写道:

故乡的每一寸角落,都有岁月的印痕

车辙碾压,纵横人世间

沧桑的年代,各自远行的背影

一片森林,呵护以往的时光

始终守望冷冷的秋天,叠加的落叶

 

了解边瑾更多作品,请关注其个人空间:边瑾作品集

往期佳作:

王娅:村庄还是村庄(本周之星总第三十六期)

《葫芦河》:百年马家沟(外一篇)(本周之星总第三十五期)

阮文女:斑光(本周之星总第三十四期)

了解更多中国作家网原创好作品,请关注“本周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