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适合作品的声音才是最好的” ——访歌唱家雷佳
来源:文艺报 | 姜悦  2020年08月17日08:37
关键词:雷佳 歌唱家

6月底,“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大师公开课”系列公益课程的首批内容正式上线,此部分依托2019“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集结14名中外歌唱家、艺术指导、指挥家、理论家担任授课教师,多名“金钟奖”获奖选手参与一起录制,通过录制优质课程并免费分享,使教学资源被更多的声乐爱好者共享。2019“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举办后反响热烈,使得今年第二届活动自7月5日开通网络海选通道以来陆续接到了1600余封高质量的报名申请,总体报名人数已超过去年。近日,笔者对“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主席、歌唱家雷佳进行了专访,了解到不少她的学习与成长经历、她对于中国声乐领域发展的见解以及声乐季背后的故事。

歌唱与人生都没有捷径

雷佳用“假小子”三个字形容自己小时候的状态,因为从小喜欢音乐又相对独立,在亲戚的建议下选择去考湖南省艺术学校,本希望能考取声乐专业学习唱歌,可惜学校当年并不招收声乐专业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雷佳开始学习花鼓戏,当时在她的心中,李谷一、张也等前辈都是自己的榜样。如今回忆起来,雷佳表示,十分感谢那一段在湖南艺术学校学习花鼓戏的时光,博士毕业演唱的大量艺术歌曲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段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与汲取,才能体味到更多角色的内涵,从而结合在中国音乐学院正式学习到的中国唱法以及西洋与美声唱法,进行创作表达。中国声乐事业发展到今天,始终跟随历史的潮流日益革新、与时俱进。近年来,如何依照作品来选择唱法与技术是她始终在思考的问题,用雷佳的话说:“适合作品的声音才是最好的。”

采访中她不止一次提到:“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是非常幸福,生活当中不仅没有太多的苦难,更多的是受到诸多前辈的关爱与鼓励。”早在2002年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李谷一曾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在第二现场就对雷佳的表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雷佳不仅表演技术好,长相也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甚至打趣道:“长得漂亮也是占便宜的。”在2015年复排歌剧《白毛女》的时候,当时已86岁的郭兰英在现场亲自教学,讲到“喜儿哭爹”这一唱段,郭兰英为做示范直接扑通跪在地上。雷佳也曾在采访中回忆道:“那一跪是跪在我心上了”。作曲家、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赵季平曾在延安与北京两次观看歌剧《白毛女》,评价“喜儿”的扮演者雷佳:“这部剧让雷佳取得了巨大突破,不仅演出状态细腻,水准也极高。这种出色的表演让我动容,功夫不负有心人。”

正是因为受益于诸多帮助与指点,雷佳有了做“深圳声乐季”这样一个平台的初衷。在她看来,目前中国声乐方面的培养活动与比赛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更加多元、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中国声乐建设,为中国声乐人才服务,是未来需要通过不断地摸索和长期实践去逐步解决的问题。对此,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深圳声乐季”走到第二年,提起背后的故事与感慨,她说这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和使命,希望能为中国声乐发展出一份力。

得到是幸运 给予是快乐

第一年声乐季组委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全国发布招募消息后,收到报名及咨询邮件2400余封。面临庞大复杂的学员选拔工作,雷佳回忆称工作人员都是一一手动建档、逐一回复的。由于大家的热情,原定的35名学员后来增加到40名。其中不仅有来自国有院团的青年歌唱家,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真正的“草根英雄”。学员周凡作为南海音乐学院教师,后来被“帕尔马皇家歌剧院青年艺术家计划”选中,以全世界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奖学金留学。在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的前12名获奖选手中,有6名都是首届“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的学员。显然,学员们通过不断努力也收获了饱满的艺术果实。学员郭艳华在基层文化馆工作,住在嘉峪关,想去到离自己最近的城市大约也需要3个小时。她通过《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歌来参选后,经过去年声乐季的学习表示收获非常大。今年她又来报名,甚至说如果自己不能入选,也十分愿意当志愿者,为声乐季的公益事业添一份力。

“深圳声乐季”整个活动中,组委会负担了全部学员的学习与所有的差旅费用,并且邀请了国内外顶尖专家进行指导。已90岁的郭兰英前来讲课助阵,她常念叨着:“年轻人,我的东西都在这里,你们来拿呀。”此外,雷佳也在采访中提到:“正是因为有郭兰英等老前辈的支持,才使得40名学生被多位老师共同指点的教学形式成为可能,这种集中上课的模式优质高效,令不同老师的优点迅速凝聚到一个学生身上。”

在去年“深圳声乐季”收官之时,雷佳作为活动艺术总监及“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主席,曾把9天的理论学习与专业提升称作:“魔鬼训练营”,但眼见学员的进步与成长,让她自己倍感欣慰并受到鼓舞,希望和大家一起去迎接全新的艺术旅程。用她的话来说:“最好的公益是让爱传递,最好的公益是让声乐艺术能够薪火相传。”

建立更完善的“中国声乐人才培养体系”

雷佳受益于传统文化也抱有感恩生活的态度,希望传递更多声乐知识与艺术之美回馈社会。采访中,她回忆起早前到云南采风时,和一位老奶奶曾攀谈起来,老人家了解到雷佳想向大众传递更多民族民歌艺术,二话不说把自己的一条裙子送给了她。在雷佳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像是一种寄托与责任。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感慨于民间文化的纯粹与朴实,采访中雷佳表达了自己对民族歌曲的深情,提到自己多次演唱过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首歌几乎每个人都会唱,歌词简单质朴,却将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进程与人文风貌全部融入其中。这些耳熟能详的民族歌曲,早已经住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在贵州省从江县城东北面有个极负盛名的“侗歌窝”,名叫小黄村。潘萨银花老奶奶是小黄村的一名歌唱教师,一教就是48年。她不仅能熟唱300多首侗歌,也获得了数百项荣誉,是村子里唯一一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代表传承人。雷佳演唱的侗族民歌《夏蝉之歌》中,有一段深刻美好的寓意:“自己唱歌的声韵虽然不及自然间的蝉声美好,但生活让人充满激情。”她表示,正是理解了扎根于民族文化中的力量,自己的表演才能有如此丰富的感受,因此自己非常感恩。如何能将中国声乐建设及中国声乐人才队伍培养建立出更加清晰的体系,使得更多中国传统及新创作的作品能继续保持活力,以扩大群众影响力,目前来看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各类音乐节、艺术类赛事层出不穷,雷佳希望能借由“深圳声乐季”这样的平台,把学员范围再扩大,让学习的过程真正实现交流、形成互助,促进中国声乐艺术的蓬勃发展。“深圳声乐季”的授课方式不仅有利于歌唱艺术的提升,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使得这份公益之爱得以传递下去。

早前参加音乐创演秀《幻乐之城》时,雷佳与王俊凯两人之间的合作受到诸多年轻观众的好评。“这样的机会不仅难得,还十分有意义。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面对的信息量巨大,选择也更多,因此更要有自己的热爱与坚持。”雷佳说。正是由于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喜爱声乐,她才认为创办“深圳声乐季”这样的交流平台更有社会意义,一方面能提高歌唱技巧,另一方面能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人才,不仅专业方面互帮互助,还能传递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壮大。

如今,第二届“深圳声乐季”在去年的基础之上,项目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扩展,不仅专家团队进一步扩大,也计划再录制30集课程,并继续免费与声乐爱好者分享。去年,借由声乐季活动组成的“中国声乐轻骑兵”赴江西寻乌、湖南安化演出,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今年将有更多的力量注入基层,特别是到脱贫攻坚困难的“三区三州”地区开展公益演出、音乐支教、山村合唱团等系列活动,普及学生的音乐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传递“深圳声乐季”的公益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