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国作协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报告会,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面向中国作协党员干部和在京文学界代表作专题宣讲报告。[详细]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10月24日,中国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主持会议并讲话。[详细]
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深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任务,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详细]
11月7日,中国作协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报告会,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面向中国作协党员干部和在京文学界代表作专题宣讲报告。[详细]
连日来,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感悟“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认真学习领会“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畅谈未来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详细]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详细]
10月27日至29日,中宣部在京举办省区市党委宣传部、讲师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班,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培训地方宣讲骨干,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基层宣讲工作作出安排。[详细]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明确了方向和路径,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详细]
方向正确、目标明晰、路径清晰。谋划部署“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重要原则,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引。[详细]
全会闭幕后,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第一时间召开党组(党委)会议、专题会议等,以多种形式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详细]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既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又在准确把握未来5年发展大势的基础上部署了战略任务,对于我们继续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指导作用。[详细]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把握我国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详细]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围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战略部署,鼓舞激励亿万人民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详细]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把“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列为主要目标之一,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这对于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详细]
10月24日,中国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国作协党组同志和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详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再次镌刻下时代印记。 2025年10月23日,如潮的掌声中,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勠力进取,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不断开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详细]
凝心聚力,接续奋斗。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详细]
9月17日至18日,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会上,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围绕“十四五”时期古籍工作规划落实情况、“十五五”时期古籍整理出版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看到,当前,古籍出版单位纷纷探索让古籍从学术“象牙塔”走向“大众书房”的新路径,如何做好古籍的大众普及传播成为古籍出版人关注的重要课题。[详细]
202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振奋人心的时代强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人间正道是沧桑。历经奋斗牺牲,我们更能懂得中国的今天何其来之不易;放眼漫漫征途,我们更加坚信,只要不懈奋斗,中国的未来必将无比光明。[详细]
国庆、中秋假期,繁荣的市场,火热的消费,成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而文化与经济的同频共振,更生动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人文内涵。[详细]
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为宽广的文明维度,凝聚起更为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详细]
“传统书画用纸不仅关乎技艺存续,更关乎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生产者与使用者应该携手合作,优化纸张工艺”……近日于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科技赋能中国传统书画纸——中国传统书画专用纸工艺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学术论坛上,博物馆文物保护、文物修复、纸张科技分析、纸张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等领域的资深专家难得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传统书画用纸的传承与创新,如何借力科技赋能为书画用纸也为中国文化艺术谋一个更长远的未来。[详细]
桂子飘香,江流浩荡,正是江城读书天。近日,在湖北武汉洪山坊社区图书室,武昌区社区教育学院中南路街分校校长江济武与孩子们共读《抗日英雄王二小》。当稚嫩的童声问“和平年代怎么当英雄”时,江济武望向窗外说:“你看秋风中奔波的外卖员、清扫落叶的环卫工、走访楼栋的网格员……只要把平凡事做到极致,就是当代英雄。”[详细]
2021年—2025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详细]
清溪村,是作家周立波的故乡,也是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创作原型地。“十四五”时期特别是2022年起,在中国作协支持下,清溪村盘活农房,建设运营起22家以周立波、王蒙、迟子建等国内知名作家或出版社命名的书屋,开启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新探索。 同时,“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在这里启动,一批批全国知名作家受邀来此采风创作、开办讲座……清溪村,成了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详细]
现象级作品不断涌现并日益融入我们的生活,这背后,是广电视听行业过去5年的全面跃升。“十四五”期间,中国共生产1500多部电视剧、网剧,纪录片总时长突破35万小时,微短剧创作量达15万部。这股强劲的内容生产力,正通过不断升级的传播体系触达更广的人群:广电5G用户突破3500万,海外观众圈不断扩容。[详细]
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35批次537件/套流失文物艺术品陆续回归祖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国宝回家。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跨越山河岁月的艰辛归途,更是守护文化根脉、捍卫民族尊严的坚定决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