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自信
“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资源,一旦将这些资源发掘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就有可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好作品。
2017-09-15
-
德德玛:“无论在哪里,我的根在草原”
德德玛(右二)在《爱在胡杨》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7-09-11
-
弘扬民族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围绕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017-09-11
-
《皮绳上的魂》为何遭遇市场“滑铁卢”?
张杨导演的电影《冈仁波齐》于6月底公映,在市场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实现了票房近亿元的逆袭,这是文艺片获得的罕见好成绩。
2017-09-11
-
彝乡楚雄 文学热土
8月12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民族文学》杂志社、云南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文联、楚雄州作家协会协办的“楚雄州作家群”暨余继聪、段海珍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17-09-11
-
坚守民族出版阵地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08-29
-
艺术与自然如影相随
书名:《艺术的故事》 作者:(英)E.H.贡布里希 译者:范景中 校者:杨成凯 出版者:广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清华大学给2017级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还赠送校长邱勇专门推荐的《艺术的故事》一书。
2017-08-23
-
保护少数民族古籍遗珍 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2017-08-22
-
不因苦难而苟活
作者:雪漠 出版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作家在没有洗去灵魂上的污垢之前,自然无法体悟生活的本质,更无法感受并描绘生活。
2017-07-24
-
国家文化创新与民族文化自信
近日,青海可可西里和福建鼓浪屿先后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7-07-17
-
网络文艺生态治理让个体创作更自律
互联网的发展深深地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使得每个人都嵌入到互联网制造的拟态环境之中,这其中就包括文艺领域。
2017-07-10
-
文化遗产:一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启蒙
1 把“文化遗产日”与“自然遗产日”合二为一——2017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弥合了一道观念的裂痕。
2017-06-12
-
叩问心灵深处的归属
虽然大白天靠着窗边的大阳光,阅读回族作家李进祥的长篇小说《拯救者》,浑身还是有些寒冷,甚至有毛骨悚然之感。
2017-06-06
-
在追忆与寻找中重建价值理想
当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2017-06-06
-
奇境·奇人·奇事
读完作家赵本夫的长篇新作《天漏邑》,我的第一感觉是,若与他之前的作品相比,另类得厉害,也可以说是,狠狠地上了一个台阶。
2017-06-06
-
莜麦地盛开的爱情之花
关于抗日题材,已经有太多的文学作品加以表现。
2017-06-06
-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促进维吾尔族文学的发展
一 维吾尔族是一个淳朴、善良、勤劳、热爱生活的伟大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敬重,更是众所周知。
2017-06-06
-
用影像赞美故乡
由映艺术中心/映画廊主办的第二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大奖日前揭晓:20位摄影师入选,纳西族摄影师苏国胜获得“‘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大奖”,哈萨克族摄影师胡尔曼古丽·金恩斯别克获得“‘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青年摄影师资助奖”。
2017-06-06
-
“居间者”的困境与突围
纵览世界历史,现代性的进程总是与“流动”密不可分。
2017-06-05
-
藏族小说创作的新生力量
小说家的使命,就是留下好的故事。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