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山话语的多重建构
康巴作家群的文化意义,通过雪山话语的建构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  康巴作家群2019-08-09
-
西域诗歌: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圣经》(和合本)的百年历程
今年是《圣经》(和合本)出版100周年。
关键词:  《圣经》2019-07-30
-
《边城》意象:对湘西民族精神和命运的守望
作为著名作家、文学界公认的美学大师, 沈从文擅长以文学意象增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019-07-12
-
刘大先:自他不二,相依共进
从经验的角度而言,无论我们给予文学的起源和功能以何种解释与界定,它总是源于个体自我表达的冲动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这决定了其原初的自由天性——以审美直观的形式超脱于日常话语之上,而并不首先考虑功利与意识形态的规约。
2019-07-11
-
论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历史书写
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度,历代文人学者普遍具有历史情结,希望写出具有史诗气度的传世之作。
2019-07-01
-
《闽宁镇记事》:小镇移民的中国故事
闽宁镇,是习近平同志1997年4月在银川倡设并命名的移民示范区。
2019-06-05
-
接地气才会有底气
近半个世纪的中国诗歌,面对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时代,面对全球化和互通互联的后现代语境,大部分诗人的写作,都在拉近与世界诗歌的距离,兴趣大半在现代主义的艺术创新和语言实验方面。
2019-06-05
-
中国故事 民族之美
人口不足7000人的独龙族,集中居住在被称为“西南秘境”的独龙江乡。
2019-06-05
-
文学拥有传播美好的责任
为《相爱不畏伤》写序的任务落到我肩上时,的确有些忐忑不安。
2019-06-05
-
唯安静的心府能感受一切
文学批评是一种很重要也很有难度的精神创造活动。
2019-06-05
-
从边缘崛起的力量
云南昭通有个闻名遐迩的昭通作家群。
2019-06-05
-
与一条河流有关
湘西多河,它们的美丽出现在沈从文的笔下,沅江、沱江、酉水……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2019-06-05
-
藏语小说:新时代期待新的提升
藏族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学传统,进入现当代之后,众多藏族作家涌现,藏族文学不断蓬勃发展着,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
2019-06-05
-
放飞诗歌的精灵
蓦然回首,吴投文已从20年前的诗歌业余爱好者跻身为教授诗人或批评家诗人,他在海内外报刊发表的诗歌也达到数百首,先后出版诗集《土地的家谱》与《看不见雪的阴影》。
2019-04-03
-
扎实的生活和坚韧的写作
李进祥是一位知名小说家,当然也是一位非常成熟的小说家。
2019-04-03
-
少数民族诗歌 在数字化传播环境里的嬗变
新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环境的逐渐成熟,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在宽敞的传播时空里自在而激情地涌现,诗歌的创作、交流、传播的内涵与形式也逐步嬗变。
2019-04-03
-
让伊玛堪传承下去
赫哲人以伊玛堪为荣,口耳相传,世代传唱;伊玛堪为赫哲族争光,唱出国门,走向世界。
2019-03-29
-
紧扣时代脉搏 再现史诗魅力
歌剧《玛纳斯》 歌舞剧《江格尔》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
2019-03-29
-
传统口头史诗文本的辨识与编辑
史诗是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中以口头形式创制的具有多重文化价值的古老文化遗产,是无文字时代民族民间文化的集大成者。
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