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德罗·巴拉莫》:荒原上的寻父之旅
美剧《毒枭》的片头曲是一首曲调优美的西班牙语情歌,其柔情缱绻与剧中毒枭们的残暴嗜血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对比。
关键词:  《佩德罗·巴拉莫》2021-03-12
-
诗与群岛之国
巴林是一个群岛之国,位于海湾中部,北邻伊朗,东西分别与卡塔尔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相望,是沟通世界东西交通的要道,也是连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印度河流域的必经之地。
关键词:  《巴林诗选》2021-03-12
-
个人童话和历史童话的生与灭
古泽尔·雅辛娜 2015年,名不见经传的俄罗斯女作家古泽尔·雅辛娜凭借其长篇处女作《祖列伊哈睁开了眼睛》一举斩获了俄罗斯国家文学奖“大书奖”和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奖等重大文学奖项,成为近年来名声大噪的文坛新秀。
-
格非:卡夫卡始终没有写完的三个小说
卡夫卡小说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城堡》,我甚至认为它比《审判》写得好。
-
策兰:无法被戏仿的神秘和美
收到诗人王家新寄来的《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当厚厚诗集出现在眼前,我再一次打开策兰的世界。
关键词: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2021-03-07
-
风暴前的一次环法旅行,见证18世纪图书业众生相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 [美]罗伯特·达恩顿著 高 毅 高 煜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公司出版 1778年5月底,伏尔泰逝世。
关键词: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2021-03-07
-
从里斯本出发寻找伊莎贝尔
这是一个书写优美的故事,叙述者“我”寻找女孩伊莎贝尔,她在葡萄牙一次反抗高压专制体制的革命中消失。
-
阅读《新生》
石绘,1990年生于安徽安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
但丁《新生》:从“口授”到“朝圣”
李海鹏,1990年生于辽宁沈阳,青年诗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
《背叛》:“这本小说无疑将成为一部经典”
小白:这是一场语言的狂欢 《背叛》的作者保罗·比第作为一名黑人,一位黑人作家,并不是那种非常激进的黑人民权立场,实际上,他背叛了所有的立场。
关键词:  《背叛》2021-03-03
-
用力歌唱,慢慢微笑
《慢慢微笑》[英]德里克·贾曼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英国导演、诗人德里克·贾曼为他最后的日记,留下了一个极富诗意的标题“慢慢微笑”。
-
魔幻之外 拉美的现实主义面孔
《坠物之声》 (哥伦比亚)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几年前,我沉迷于拉美文学不可自拔,妄图把市面上所有拉美文学中译作品都找来阅读一遍。
关键词:  《坠物之声》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2021-03-02
-
追寻18世纪图书销售员的足迹
1778年夏日的一天,29岁的让-弗朗索瓦·法瓦尔热动身上马,开启了一趟环绕大半个法国的公务旅行。
关键词: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2021-03-01
-
与假想的对手格斗到底
彼得罗·格罗西通常被认为是海明威的沿袭者,他的作品明显沾染了他所钟爱的美国小说的气息,他似乎要用一些不同寻常的故事,抵抗庸常的生活。
-
隐秘的裂痕
绿逸读书会成立于2020年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意大利当代文学的魏怡副教授指导,高如老师协助修改文稿,参加者是意大利语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旨在利用语言优势在中国推介、研究意大利现当代文学作品,并鼓励更多的读者在阅读中了解意大利的历史传统和当今生活。
-
病理诊疗与家庭纪事
约翰·契弗 《欢迎来到弹园村》也许是约翰·契弗颇为怪异、“难以理喻”的作品。
-
《力量》:乾坤翻转背后的不变权力
《力量》的情节基于一个大胆的假想:女性身体里一个退化消失的器官,被环境中集聚的化学物质唤醒。
关键词:  《力量》2021-02-24
-
亚森·罗平的诞生与在中国的传播:江洋大盗还是热心肠侠客?
亚森·罗平(又译“亚森·罗苹”、“亚森·罗宾”),一位伪装高手、逃脱大师,他既是智力过人的侦探,又是如绅士般优雅的盗贼。
关键词:  亚森·罗平2021-02-23
-
《不平等社会》:几千年来,人类怎样应对不平等?
几千年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不平等困局有可能被打破吗?那些说起来让人战栗的战争、革命、瘟疫、国家崩溃在颠覆一个政权的同时带来短暂的平等,而除却这些暴力现象,有没有一种制度、一种变革真的创造出平等的经济与社会局面? 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学科迪卡森讲席教授、古典学和历史学教授沃尔特·沙伊德尔的作品引进中文版本,即《不平等社会: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人类如何应对不平等》(后简称《不平等社会》)。
关键词:  《不平等社会》2021-02-23
-
疫情“邀请”我们思考:获得一颗智慧的心
保罗·乔尔达诺身处罗马,新冠疫情暴发时,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只不过把它当作报纸头版角落里的一则消息。
关键词:  《新冠时代的我们》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