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文学史》:自行游弋于文学海洋
2013年,京城几位教授法国文学的同行聚谈,刚刚出版的一部《法国文学史》很快成为热议话题。
-
在黑暗中看见最亮的光
如果我写下“文学中最清晰的东西都是盲人看出来的”这样的句子,一个稍有点阅读经验的人马上会想到两个人名:荷马和博尔赫斯,不仅因为荷马是作家队伍里最早的一名盲人,而博尔赫斯是离我们最近的最明智的失明作家,还因为两者都以神秘著称,前者以他真真假假的存在,后者以他无法定义的作品和直面失明的那些论断。
-
哈罗德•品特:他的作品获得普遍回响
编者按: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2008)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散文家、诗人、导演、演员和政治活动家,其主要成就体现在戏剧创作上。
-
一份价值千万的“幸福指南”
从医疗水平、物质标准、人均预期寿命等各方面来看,当下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最适合生活的时期。
关键词:  《幸福》2020-12-04
-
什么叫虚拟感?
1 网上有一个段子,说世界历史都是因为《射雕英雄传》里的老道丘处机路过牛家村而走到了今天。
关键词:  《没有个性的人》2020-12-04
-
《不祥的蛋·狗心》出版:“现实永远比想象更魔幻”
作者:[苏联] 布尔加科夫 译者:白桦熊 定价:49元 ISBN: 978-7-5352-8395-3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关于作者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于1891年5月15日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
-
西方经典背后的人文故事与浪漫典故
花 “花”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意象。
关键词:  《沙仑的玫瑰》2020-11-27
-
萨利·鲁尼《正常人》:真正的交流与文学的意义
“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智健全。
-
《世界的暴烈呼吸》:死海之下暗流汹涌
阿根廷作家安赫拉·普拉德利(Angela Pradelli)原本受邀参加2020年鲁迅文学院国际写作计划,并拟3月24日到北京大学西葡语系进行交流,都在新冠疫情下推迟了。
关键词:  《世界的暴烈呼吸》2020-11-26
-
保罗·策兰与《死亡赋格》
对德语诗坛而言,2020年11月23日是个重要的日子。
-
《消失的波洛克》:一本波洛克画作引发的悬疑小说
2006年11月3日,美国行动绘画鼻祖拍出杰克逊·波洛克的作品Number 5(《1948年作品第5号》)以1.4亿美元的成交价,拍出了当时全球绘画作品最高价。
关键词:  《消失的波洛克》2020-11-16
-
在“我”这样的机器面前,人将何为
1982年,32岁的伦敦“宅男”查理爱上了楼上邻居米兰达。
关键词:  《我这样的机器》2020-11-14
-
故事的力量 ——重读《静静的顿河》
最早阅读《静静的顿河》是刚念大学的时候,冲着诺贝尔奖的响亮名头去的。
关键词:  《静静的顿河》2020-11-14
-
杀死那个“家中天使”拥有自己的房间
1 挪威有位画家叫蒙克,最有名的那张画叫《呐喊》,他早期画过几张画,画的是姐姐病逝的场景。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2020-11-13
-
毕飞宇:私奔、家庭、认知、傲慢与报应——《傲慢与偏见》的题外话
我今天换一个打法,不去具体地分析作品。
-
赵萝蕤:惠特曼的《草叶集》不是一本诗,而是一个人
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于1819年5月31日出生于长岛亨廷顿附近的西山村。
-
兰波的诗歌是一个谜,《灵光集》更是一个谜
我们召唤他,而他远行在外…… ——《灵光集·神灵》 兰波的诗歌是一个谜,《灵光集》(Les Illuminations)更是一个谜。
-
王安忆:一个人的苦行苦修——《悲惨世界》解读
我为什么要谈《悲惨世界》呢?在我阅读的世界里有两座大山,一座是《悲惨世界》,一座是《战争与和平》,我一直很想去攀登。
-
宫本辉《烧船》:弃陆行舟
死生之辨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
徘徊于它与他之间的我们
詹姆斯·伍德曾说“同情是小说温柔的使命”。
关键词:  《我这样的机器》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