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波托茨基《萨拉戈萨手稿》:一本关于故事的百科全书
鉴于人类总是习惯依靠旧事物来思考新事物,因此,当试图定义某个事物时,人们首先需要将它置放回属于它的时空中,寻找它的先祖(和后辈)。
关键词:  《萨拉戈萨手稿》2020-10-30
-
神话、记忆与感受
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77岁的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
-
通过审美追寻人性的完整与丰富—— 重审莱辛与温克尔曼之争
温克尔曼是莱辛《拉奥孔》中的主要论敌。
关键词:  《拉奥孔》2020-10-27
-
普希金之后:读路易丝·格丽克的《预兆》
路易丝·格丽克 随着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公布,路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这个名字突然大热起来。
-
她用“碎片”为女性的深层体验找到一种表达
“碎片”像沉渣泛起 费兰特的访谈集《碎片》原标题是“La frantumaglia”,这是一个在任何词典里都找不到的词。
-
辛格的爱尔兰民族志书写
约翰·米林顿·辛格(John Millington Synge)以其对爱尔兰西部的发现与书写,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大放异彩。
2020-10-21
-
瓦尔登湖畔这位伟大作家不再被误读
最近,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国内首部权威的梭罗传记《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它将带领我们走近梭罗这位伟大作家、哲学家、思想家鲜为人知的真实心灵。
2020-10-20
-
前现代的“说书人”仍充满魅力
为了写作《树民》,作家安妮·普鲁“消失”了14年,史料研究和素材收集耗去数年,实际写作时间持续5年多,终于,她在80岁的年纪,出版了这部55万字的长篇小说,写生活在北美大陆的两个家族七代人经历的三个世纪。
-
沉默的交响:生命的悲感与悖论
在获得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前,露易丝·格丽克已经在诗歌领域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诗歌奖、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奖以及“桂冠诗人”称号。
关键词:  露易丝·格丽克2020-10-16
-
徐则臣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条条大路通罗马
重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中篇名作《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以下简称《凶杀案》)。
关键词:  徐则臣2020-10-15
-
文献的力量:读《当代美国戏剧思潮与流派研究》
学者程千帆教授曾谈到:“文学研究,应该是文献学与文艺学最完美的结合。
关键词:  《当代美国戏剧思潮与流派研究》2020-10-12
-
米兰迪·里沃《石天金山》:是历史画卷,又是抒情诗
进入新世纪之后,澳大利亚文学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随着多元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华裔以及其他少数族裔的文学以强劲的势头出现在澳洲文坛。
-
假如历史不由人类书写
17世纪末,两名未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在大变革的时代中离开法国,来到北美大陆的原始森林,希冀由此改变命运,开拓未来。
关键词:  《树民》2020-10-12
-
施尼茨勒的最后长篇
阿图尔·施尼茨勒是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初叶奥地利出色的剧作家和小说家,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为德语文学从而也为世界文学贡献了许多内容和形式都具有开拓性的剧作和小说,独树一帜,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
“大师”风度与文学外史
狄青的外国文学随笔集《卡尔维诺年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版),是一本“阐释大师”的书。
关键词:  《卡尔维诺年代》2020-10-05
-
起源误识与拨正:歌德“世界文学”概念的历史语义
摘要:歌德晚年在20处说过“世界文学”。
-
他在半个多世纪后 为自己最负盛名的小说划上句号
1999年9月11日,一位满头银发的英国老太太在位于伦敦东南角贝克斯利希斯的自家花园开了一场简短却引人注目的新闻发布会。
关键词:  《间谍的遗产》2020-09-30
-
安图内斯《审查官手记》:以患病形式“沾染”小说
《审查官手记》是一部奇异晦涩,“挑衅”读者的“怪杰之作”。
-
好的小小说一定会自己讲述
卡尔维诺在他的《马可瓦尔多》里,让主人公马可瓦尔多生活在四季的轮回里。
-
那些文学与时尚交汇的惊喜瞬间
《名作家和他们的衣橱》 [英]特莉·纽曼著 林燕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英国时尚作家特莉·纽曼逐一打开50位举世闻名的作家的神秘衣橱,捕捉文学与时尚交汇的惊喜瞬间,展现其人其作品永不褪色的时尚魅力。
关键词:  《名作家和他们的衣橱》20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