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生活版《日出》“版次”
一 《日出》是曹禺的第二部剧作。
2020-07-20
-
闻一多:现代新书中第一等的装帧
徐志摩诗集《猛虎集》封面 潘光旦论著《冯小青考》插图 徐志摩散文集《巴黎鳞爪》封面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斗士,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善于封面设计的书籍装帧高手。
2020-07-17
-
《鲁迅杂文书信选》出版始末
1971年9月,一本名为《鲁迅杂文书信选》的书,赫然面世了。
2020-07-16
-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用了什么底本
更进一步、更细致的文本特征的比较表明,陈望道是同时参照英日两个译本完成《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翻译的,很难说日译本和英译本中哪个译本更重要。
-
德不孤 必有邻——《论语》在海外
“德不孤,必有邻。
-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藏本”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整理出版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传统品牌,“中国古典小说藏本”丛书堪称其品牌标志。
2020-07-07
-
四大名著之称从何而来
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小说作品的合称,这早已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文学常识。
-
数字人文的文学之维
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y)旨在以数御文,是一种交叉学科研究方法,学者用各类数字技术探索人文、社科现象,得出量化结果并将其进行可视化呈现。
2020-06-29
-
抄校研读 如鱼饮水——谢稚柳鱼饮谿堂抄本浅识
近现代书画大家、鉴定家谢稚柳先生有着藏书、读书乃至抄书、校书的习惯爱好,这也是为助其研究而用心积累的学问功夫。
-
《论语》的曾用名、别名及简称
两千多年来研究《论语》的著作不计其数,而《论语》书名问题却很少有人深究。
-
新时期文学与“名著重印”
“名著重印”是指新时期初期,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恢复中国现代文学一部分作家的历史名誉,在国内率先策划出版现代作家选集或流派选集的重要活动。
-
“我坐在厦门的坟中间”印入《坟》了吗?
鲁迅离开厦门大学去广州之前,曾于 1927年1月2日到位于南普陀的公共坟场拍下一组照片。
-
帐前犹忆护灯人:费孝通《乡土中国》出版考
(1948年4月24日)《观察》第四卷第九期《乡土中国》出版广告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无疑是经典之作。
-
李伟荣:域外《论语》传(节选)
导语:德不孤,必有邻——《论语》在海外 “德不孤,必有邻。
-
改不完的《宝剑记》
戏曲史上有许多立足于经典作品的改本,改本呈现在舞台之上,又造就了新的舞台经典,同时不断滋养着后世创作,明代戏曲家李开先的《新编林冲宝剑记》及其改本即是此例。
2020-06-08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出版
日前,广东人民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正式出版。
-
沧桑六百年——《永乐大典》的离散与回归
参观者在国家图书馆观看《永乐大典》文献展。
-
英文版《北京人》和《雷雨》在美首演时间考
《北京人》和《雷雨》两部戏剧自问世以来,不仅在中国舞台上长演不衰,在世界舞台上也大放光芒,并不断被演绎出新的意义。
-
王贺:文献学的旨趣、训练及学风诸问题
学习文献学的理由 文献学是一个冷门学科,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这门学问的?是主动报考还是调剂?谈一谈您对“文献学”的最初印象,现在的理解有没有变化? 王贺:我接触“文献学”比较晚,是从大学四年级才开始的。
-
《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书名、初版时间考辨
内容提要:周瘦鹃译作《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初版书名有《丛刻》和《丛刊》两说,初版时间有1917年2月和3月两说。
关键词:  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编辑家周瘦鹃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