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传统诗学的三种现代转换模式

      作者简介:张清民,河南大学特聘教授、《汉语言文学研究》副主编,主要研究中外文论与美学。

    2018-02-01

  • 挖掘古代经典文言小说的现代价值:《聊斋志异》详注新评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自问世以来即广受欢迎,各种抄本、注释本、评点本、图咏本层出不穷,很早就走出国门,跻身世界经典名著之林。

    2018-02-01

  • 近代民间手写契约文书俗字的价值

      汉语俗字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果,对汉字学研究及现行汉字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8-02-01

  • 在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寻找男女平等相处模式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女性主义理论运用于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欧美,是一个特色鲜明而且融汇其他理论学说之长的流派。

    2018-02-01

  • 艺术创作:毋忘初心、毋忘远方、毋忘大地

      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是以文艺来为我们的民族补钙、立心、铸魂的思想。

    2018-01-31

  • 讲政治 谈文学 搞创作

      调到山西省作家协会工作10年来,常有人问我:作协是干什么的?早些年,我的回答是:作协是党群口的群团组织,正厅级建制,“联络、服务、协调”全省作家,推进山西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繁荣发展。

    2018-01-31

  • 学术选择与时代精神的契合

      1930年,金石学家王献唐在给傅斯年的信中,称赞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运用新方法、整理新材料,使得整个研究局面为之一变。

    2018-01-26

  • 文艺创作的世界视野 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民族的立场、世界的视野与人类未来的眼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文艺问题时三个不可或缺的维度。

    2018-01-26

  • 《诗经》:走向风雅

      数千年来,《诗经》以审美教育传播风雅精神,涵养中华民族的艺格、人格与国格,沃灌奔腾不息的中国精神。

    2018-01-26

  • 创造充满自信的当代新文学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充满生机活力和创造力的精神动力,是文学表现壮大气象和高远理想的价值指引,更是其实现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人文支柱。

    2018-01-24

  • 战争文艺的新时代品质

      战争文艺应当表现战斗者的牺牲精神和英雄壮举,也应当探索战争的历史意义,但却不应热衷于简单地表现胜利方的欢欣之情。

    2018-01-24

  • 小说刊刻研究中的文学与图像关系

      仅仅将“文学与图像关系”的既有理论简单移植到版画插图研究中,无论如何苦心孤诣地搜集稀缺文献,或者绞尽脑汁地炒冷饭,甚至百变花样地重复前人、重复自己,这样的学术不过是一个量化数字罢了。

    2018-01-23

  • 提升文艺原创力要杜绝怪诞和平庸

      董其昌的《行草书七言律诗扇》,亮相于2014年9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小品大艺——明清扇面艺术展”。

    2018-01-23

  • 关于中国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的思考

      一座座“高峰”崛起,是文学界积极作为、主动创新创造,中国文学在新时代持续繁荣兴盛的结果。

    2018-01-22

  • 新时代文艺必须肩负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论断。

    2018-01-22

  • “人民”何为——2017年阅读札记

      “人民”一词自创始以来,是一个反复被征用的政治概念。

    2018-01-18

  • 在交流中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

      近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众多国家在文化艺术交流上形式越来越新、内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

    2018-01-18

  • 文学作品中的史学价值

      从美国历史学家彼得·盖伊的《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法学家努斯鲍姆的《诗性正义: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到我国李银河的《虐恋亚文化》,在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历史、法学或人类学著作中,文学作品都发挥了异乎寻常的作用,甚至成为他们核心观点的支撑材料。

    2018-01-17

  • 文化自信六个“更”的意义?

      马克思说得好,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2018-01-17

  • 人生如诗 诗如人生

      他腼腆、朴实、与世无争、自爱自觉、恭谦礼让、尊崇自由、恪守传统,是有着异于他人的特殊秉性的人。

    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