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由稚吾”不是唐长孺

      ——近日翻看王素笺注的《唐长孺诗词集》(中华书局2016年出版),史学大家从事新文学翻译的并不多,唐先生可谓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2018-02-16

  • 清代学统中的《山海经》序文与“神话历史”观之学术逻辑

      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历代都不缺乏关注《山海经》这样一部“奇”书的学者文人,对它的各种刊本、注本进行评价,这在清代学统中尤为突出。

    2018-02-14

  • 中国文学主体性的现实处境

      在致力于解构世界文学体系中的西方文学、文化中的霸权因素时,亦有颠倒复制既有的二元对立模式的思想陷阱存在。

    2018-02-14

  • 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偏执

      在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中,我们所使用的文学理论应当是从具体文学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又反过来能指导与促进文学实践的发展,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2018-02-13

  • 《左传》的“孝”观念:从祭祀义向“养”“敬”义的转换

      “孝”是《左传》的重要伦理观念。

    2018-02-13

  • 纠正文学外译偏误 提升文化传播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和项目工程以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其中最早于1995年启动的中国对外文化工程“大中华文库”已出版的100多种图书,译作出自翻译大家之手,英译准确传神,均为全译作品。

    2018-02-13

  • 文艺创作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8-02-13

  •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中国文学经典传播

      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总揽全局、顺应时世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2018-02-12

  • 作家的时代精神自觉与审美实践革新

      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

    2018-02-12

  • 文学的“文明中国”视野与纵深感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或者说容器的“中国”内部展开的文学,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者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却并没有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

    2018-02-12

  • 构建强起来的中国哲学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2018-02-12

  • 激活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不仅体现在典籍、文物中,也体现在世代相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2018-02-11

  • 彰显文艺的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文艺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奋进方向。

    2018-02-11

  • 以开放包容的文化思维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的贡献,它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人胸怀世界的文化自信。

    2018-02-11

  • 新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求同与存异

      民族性、地域性上的差异,使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别具特色。

    2018-02-08

  • 秦汉国家建构与中国文学格局的奠定

      秦汉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也是中国文化整合期。

    2018-02-08

  • 新时代对外人文交流的新理念

      对外人文交流是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有效途径,事关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2018-02-07

  • 文化自信时代的文化传播

      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并进一步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

    2018-02-07

  • 引领新时代文艺事业 繁荣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

      李一鸣近照 (网络图片) 习近平文艺思想,立意高远,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

    2018-02-06

  • 如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从热爱人民、表现人民、服务人民到反映时代、歌唱祖国、礼赞英雄、写出时代新史诗,再到以人民为文艺的评判者、鉴赏家,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我们构建出“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文艺创作的立体图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正确理论遵循,为建设新时代文艺高峰指明方向 重视文艺与人民的密切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一以贯之的重要特点。

    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