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新颖:跟诗捉迷藏是我孤独的乐趣
一 1985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大一新生的我走进学生活动中心的一间大屋子,人已经聚集了很多,灯光忽然一暗,又忽然大亮,复旦诗社的活动正式开始:诗,关于诗的想法,主张,辩论……灯光下那些年轻的脸,泛着特别的光芒,激动的情绪混合着不羁的才华,满屋子横冲直撞。
-
《船越走越慢》创作谈:慢船来鹤顶
船。
-
凡一平:小说可不可以没有情爱
某月某日,在某创作改稿班上,我们讨论一部学员的长篇小说。
-
阅读随着 时代产生变化
阅读对个人的影响始终存在,如果追溯我的个人阅读史,我承认经典作品一直伴随我的生活,并带给我对这个世界的重新认识和判断。
关键词:  阅读与时代2021-05-28
-
闲看落花静做书
我常常会想到那年和三岁的女儿一起去看的一场表演。
2021-05-28
-
艾平:自然文学中的人类精神
人是自然之子,大自然是母亲,大自然满足我们衣食住行的需求,破坏大自然就是伤害我们自己……这个观点并没有脱离以人类为主导的立场。
-
如果大家都在哭泣,在受伤,手绢就是最宝贵的
在写《十四天》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心生恍惚,觉得我写的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部舞台剧。
-
凌岚:因怀旧而生的甜蜜
上世纪90年代,我从纽约城市大学毕业,拿到商学院的学位,在曼哈顿中城一家对冲基金找到工作。
关键词:  凌岚2021-05-25
-
星晨:亚姝,在贫瘠的石缝里盛放
刚写好《亚姝》之后,我把文档发给一位写作者朋友看。
关键词:  《亚姝》2021-05-25
-
鹤蜚:记住来时的路
六盘水,这座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曾经中国大三线建设的主战场,当年,从他乡走来的成千上万建设者,用青春和热血,在六盘水开启了改天换地的奋斗模式,他们把一生都交给了这座城市,交给了三线建设…… 正是三线建设,才带来了大西南的繁华;正是三线建设,创造了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六盘水市;正是三线建设才使云贵高原、乌蒙山脉,繁花似锦、壮美如画。
-
冯骥才:《艺术家们》的写作驱动与写作理念
写完一部书,理一理书后边深层的东西,会使自己对自己更清楚一些,所以此文首先是为自己写的。
关键词:  冯骥才2021-05-25
-
张者:怀念一棵树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为一棵树操心。
关键词:  张者2021-05-25
-
《乌龙球》创作谈:与足球无关,与流言有关
佛家讲“缘起性空”,认为世界没有独立存在的事物和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
给灵感找到一个好的安身之所
很多时候,灵感会猝不及防地拜访你,而且会附在你身上,一刻也不肯离开你。
-
《吴孟超传》:为中国人的健康而作
再版前记 我们这个时代,出版物是如此之多。
-
丁力:我只是特别善写而已
虽然我的深圳作协副主席要等换届才能免去,但我实实在在是一个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的人。
2021-05-22
-
朱辉:改出螺旋
《午时三刻》,朱辉 著,作家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习惯的视域、惯性思路和自己擅长的行文方式。
-
何建明:现实题材作品如何讲好故事
所谓现实题材,在我看来,它是特定指文学作品题材的一种类型,相比之下还有历史题材。
-
雨粟:《追隐记》创作谈
2016年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分水岭,在那之前我对父母,老师还有领导的话言听计从,按部就班的顺着他们用过去四五十年总结出的经验读书,考试,工作。
关键词:  雨粟2021-05-20
-
鲁敏:路人甲或小说家
一 我常常在想,人们所听到、所看到的作家这个形象,很有可能是在传播意义上或者说是在出版意义上的。
关键词:  鲁敏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