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然:我们身上仍留有战争的痕迹
很多看过这篇小说的朋友都会问我,为什么我要在小说中穿插一场看似与故事毫无关系的“二战”情节。
关键词:  《解开所有风帆绞索》郑然2022-02-25
-
《惊鸿踏雪》创作谈:威尼斯之雨
回溯到八十年代,我在欧洲已经旅行了一年左右,看遍了各大博物馆,从米开朗基罗、莫奈一直到弗朗西斯‧培根,淹没在绘画大师的海洋里。
关键词:  范迁2022-02-25
-
世纪的断裂——《骨折》创作谈
小说写于2020年2月,但迟至9月,才补完结尾。
关键词:  《骨折》2022-02-24
-
李晁:复杂、随机、合理,网络?
先说标题,是小说写到尾声处,自动冒出来的,并非原创,很明显来自《圣经·传道书》,完整的句子大多数人耳熟能详,“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短短一句似乎说明了太多的事物,或者说规律。
关键词:  李晁2022-02-23
-
石一枫:我在东四遛胡同
我们单位有一杨老师,家住东四某条,挨着朝内166的老破楼。
关键词:  石一枫2022-02-22
-
张玲玲:时间在开倒车,记忆再难成型
小说写于2020年2月,但迟至9月,才补完结尾。
-
叶兆言:小说就是要不停地写
刚学习写作,脑袋里没多少小说概念,也不太明白长篇中篇短篇。
关键词:  叶兆言2022-02-21
-
朱山坡:只说闪电,不及其他
我几乎不害怕闪电。
关键词:  朱山坡2022-02-21
-
生态文学的立场
《中国2021生态文学年选》 李青松 主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2年1月 《中国2021生态文学年选》和读者见面了。
关键词:  生态文学《中国2021生态文学年选》2022-02-20
-
王怀宇:黑土大地上的别样芬芳
我近期创作的长篇小说《芬芳大地》在《中国作家》文学版2022年第2期发表,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光,也是吉林文学的荣光。
-
曾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太平桥”
我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板块:一是军营,一是我生活过的湖北红安老家,那个叫“竹林湾”的村子。
关键词:  曾剑2022-02-16
-
叶临之:“飞鸟都去了哪里”是我关心的文学母题
项静在小说评论开头里就说有些作者“像间谍一样潜入生活,带着目的,又要假装一切如常”,如果承认这是描述客观事实的中性的话,我认为我属于此类。
关键词:  叶临之2022-02-16
-
如何塑造林黛玉、关云长这样的典型形象
沈从文在《边城》中塑造的翠翠,成为纯真个性的“代言人”,融入读者的文化记忆之中。
关键词:  小说2022-02-16
-
默音:一块蛋糕的余味
二十多年前,在上海的西区,的确有过那么一间书吧,也就是提供书籍和餐饮的店,菜单上最便宜的,也正是文中的海绵蛋糕。
关键词:  默音2022-02-15
-
徐春林:越艰难,越向前
在我写作的路上有一个恩师,是我此生不可以忘记的。
关键词:  刘恪2022-02-14
-
李舫:岁月留白处
2015年岁尾,异常忙碌中的一个间隙,我陡然萌生一个想法,写一本关于中国的大书。
2022-02-14
-
《大春秋》创作谈之“我为什么写李贽”
写作李贽是个痛苦的过程,且不说他卷秩浩荡的作品,且不说他特立独行的思想,且不说他运乖时蹇的一生,他的死就令人心疼,更让人震撼。
-
马南:说点与母亲有关的往事
母亲曾有过一段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小老板生涯。
2022-02-14
-
《向死之先》自序:碎片,中年,或其他
《向死之先》 最怕为自己写序。
-
黄昱宁:我希望能像菲茨杰拉德写盖茨比那样写九月
写《九月》的动机,是想构建城市里最常见的一组关系:女主人与家政服务员。
关键词:  黄昱宁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