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汉明:呼唤以行动力写就的自然文学
在自然文学形成并发展的这两百年间,其文类的特征非常明显,以此观察当代中国的自然文学写作,不得不说,真正具有示范性的作品我以为还没有出现。
关键词:  自然文学2022-06-25
-
何建明:为什么写《革命者》
6月初,我的长篇纪实作品《革命者》(俄文版)获得俄罗斯“2021年度最佳图书”奖。
-
张炜:《河湾》序言
《河湾》,张炜 著,花城出版社 这是我写给好朋友的一个故事。
-
钟二毛:死亡以及如何面对死亡
段子说,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关键词:  钟二毛2022-06-23
-
张执浩:克服与创作
公元725年前后,黄鹤楼迎来了它建址以来最重要的一位访客:崔颢。
关键词:  张执浩2022-06-21
-
石一枫:《漂洋过海来送你》的创作得失
写作《漂洋过海来送你》,最初的念头是想完成一部以“北京人”为主角的小说。
关键词:  石一枫2022-06-20
-
两匹马为何“自然闯入”我的小说中
夏日草原奔马 新华社记者 彭源摄 平时,我喜欢看有关生态的电视专题,特别是那些充满了人文关怀的专题片。
关键词:  生态写作2022-06-19
-
潘灵:纸上还乡
写作在今天已成我的生活方式,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书写者。
关键词:  潘灵2022-06-17
-
阿成:关于农民进城
大家知道,过去我一直是以写城市题材小说为主的作者,涉及农村题材的小说比较少。
2022-06-17
-
云舒:透过生活表象触摸投资模型
写这个故事的念想由来已久,有两个关键词一直储存在我的脑海里:青春、投资。
2022-06-15
-
马拉:甜蜜颂歌
《托体》写完了,我放松了些。
2022-06-15
-
陈鹏:谁不是自我的囚徒?
谁不是自我的囚徒?——卡夫卡讲这个,博尔赫斯、科塔萨尔、卡尔维诺也讲这个,卡佛、卡波特、卡森·麦卡勒斯们也在讲。
2022-06-15
-
李西闽:人总是在浪迹和分别啊
对于城市,我是那个永远的异乡人。
2022-06-14
-
林那北:漆性与人性
从前有个熟人,他有非常强烈的表达欲,因为成份不好那时却不能对别人充分表达,对我则可以。
关键词:  林那北2022-06-14
-
赵大河:我要挖出他们灵魂中的火
我要挖出他们灵魂中的火。
2022-06-10
-
《后周纪》创作谈:给我一副有包浆的骨架
1 对于一个历史题材,我个人并不希望素材太多。
关键词:  《后周纪》2022-06-10
-
杨知寒:娃娃、手影和钝角
忘了是念高几,有阵每晚都梦魇的时期。
2022-06-10
-
弋舟:如何掬海移山
诗人胡续冬辞世,其挚友蒋浩写下《悼亡友胡续冬》,其中“其实,我想拿一截海浪,因为住在岛上,周围全是浪,浪,浪 / 浪与浪之间全是互问与互否”一句,是我在辛丑年读到过的最为感人至深的诗句。
关键词:  弋舟2022-06-09
-
景凤鸣:关于《谁比谁过得好》
“谁比谁过得好”,不是在比谁过得好,或一定比谁过得好,而是尽管我外出做保姆,尽管我劳动,付之体力,承担生活所压,承受各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之轻、之欢乐、之痛苦、之单调、之色彩,但它就是我的生活,就是生活派予我的。
2022-06-08
-
关仁山:文学的意象从这里诞生
五年来,创作四卷本长篇小说《雄安雄安》,从采访到写作,整个过程是感动的,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