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一萍:小说的虚构之美
01 虚构是小说的灵魂 小说家是长期在书房以虚构为生的人,所以,小说写作本身是个很孤独的职业。
-
当乡村面目日渐模糊——散文集《回乡记》创作谈
《回乡记》,江子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品,2021年12月 曾几何时,我们的乡村面目是清晰的。
-
王蔚:一个编辑的反“盗”经历
2018年夏天,一位读者通过出版社读者群找到我的同事,说想提供盗印《红星照耀中国》的线索。
2022-05-01
-
一种“人物生态”的写法
小说在不断生长,小说的长法各种各样。
2022-04-29
-
头顶“矿灯”掘进前行
我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棉纱白生生》、第一篇中篇小说《在深处》、第一部长篇小说《断层》,表现的都是煤矿工人的生活,塑造的都是煤矿工人的形象。
关键词:  刘庆邦2022-04-29
-
工业元素的文学呈现
我写过很多具有工业味道的小说,去年末出版的长篇小说《锦绣》的背景就是一座东北的工业城市、一家老牌大型国企。
2022-04-29
-
任何一次书写,都是恰好到来
每篇作品的诞生,看似是作家心绪的自然流淌,其实都是在时间与空间的某个交汇点上,“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迫切而又真诚地相遇,是在时代大背景下的作家的感悟。
2022-04-29
-
王忆:《后海姑娘》创作谈
北京是一座令很多人向往的城市,我在北京行走的过程中也一次次刷新着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和记忆。
关键词:  《后海姑娘》2022-04-27
-
黄昱宁:第四个科幻故事
《蒙面纪》已经是我写的第四个科幻故事了。
关键词:  黄昱宁2022-04-27
-
杨小凡:态度就是价值观
毕飞宇说过:一个作家终其一生只写了一个内容——他对生活的态度。
关键词:  杨小凡2022-04-26
-
李星锐:踩在欲言又止的边界上
在写《雨山公墓》之前,我有两年左右的时间没有写小说。
关键词:  李星锐2022-04-26
-
重建短篇小说雄心
除了获胜,踢球者都渴望在职业生涯中至少打进一个惊天的世界波,从而进入百年“进球集锦”。
关键词:  短篇小说2022-04-25
-
格非:什么是文学的经验
格非: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在这样一个场合跟诸位交换一些对文学的理解,我前不久在北京见到了黄建新博士,黄建新和她的先生,我们一直是非常好的朋友,所以我听说由她来给我主持这个论坛,我个人觉得特别美好、特别放松。
关键词:  文学经验2022-04-24
-
禹茜茜:栖居在蔚蓝色的星星上
莫言老师说过: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
2022-04-23
-
我曾穿过“百家衣”——《李作家和他的乡村朋友》创作手记
写是肯定要写,就是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何况,这一回不是为了写才来。
关键词:  李约热2022-04-22
-
黎紫书:月光照亮我野生的小说王国
在写作二十多年以后,我偶尔会寻思,别人也是这样写作的吗? 也是这样,故事有了,人物大致想好,结构已约莫成竹在胸,几乎万事具备,却仍然不能动笔,而是执着地苦苦等待,像是等待东风,等着一种专属这小说的语言于混沌中缓缓现形,徐徐升起。
关键词:  黎紫书2022-04-22
-
主题词写作:但是还有书籍
我读旧版“外国文学名著” 程 旸 小时候我曾被家里人和邻居视为“书童”,按照他们的说法,家里安静的时候,一定是我在那里看书。
关键词:  阅读与书籍2022-04-22
-
现实·人眼·豁免权 ——回应两篇文章或《引路人》漫想
现实。
关键词:  《引路人》2022-04-21
-
农民,是大地的雕塑家和魔术师
我的家乡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地处江汉平原、长江南岸,是荆江分洪区。
2022-04-21
-
新书《园有棘》序:文章论
作为报人,从业二十多年来,我先后主持创办过多个文学副刊;作为作家,写作三十多年来,我的文章九成以上发表在报纸的文学副刊上。
关键词:  《园有棘》20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