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生》:母神崇拜与乡土叙事
生与死,苦难与苍老,生之历程与死之命运,从来都是文学绕不开的话题。
2025-02-13
-
幽暗生存中的精神救赎——关于孙频中篇《地下的森林》
这些年来,作家孙频一直在中篇小说这一文体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开疆拓土,取得了相当骄人的写作实绩。
2025-02-13
-
期刊新作观察:世间还有多少灵石与绛珠草?
当下许多作家将自己最新的创作理念和现实描摹演绎在中短篇小说之中,多年后它们会纷纷进入书籍,但第一时间承接这些故事的仍然是文学期刊。
2025-02-13
-
钱锺书研究的新成果——读《钱锺书的“三维”文学空间》
20世纪80年代以降,钱锺书在文坛和学界受到极大关注。
2025-02-13
-
千岩万壑不辞劳
新年伊始,93岁的谢冕先生一口气出版《碎步留痕》《花事》《为今天干杯》,不禁令人感叹其旺盛的创造力和对文学恒久的痴情。
2025-02-13
-
化为曲星河星宿的抗战英雄们 ——评《蘸火记》
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2-12
-
文学演讲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文学演讲的艺术特色与价值追求】 文学演讲日益成为一个引起普泛关注与热议的文化现象,在现代传播体系下愈发凸显出重要的时代价值。
2025-02-12
-
在相互交融中提升文学评论的有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走向多样、广阔、繁茂的局面。
2025-02-12
-
找寻生命成长的人性之光
王霄夫的长篇小说《天堂客人》(作家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中国好书”2024年10月推荐书目),截取新中国成立前夕1945年至1949年这段特殊历史区间,以时代青年所见、所感、所为作为主要叙事内容,从另一个侧面呈现出这段决定中国未来命运与道路的斗争全貌,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的自我觉醒与热诚奋斗。
2025-02-12
-
《大象》: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灵而歌
杨志军的长篇小说新作《大象》甫一问世,难免会让熟悉杨志军小说的读者感到讶异:以青藏高原生活为创作本源、以青岛海滨生活为创作新源的杨志军,缘何转向云南西双版纳的雨林世界书写?而况,《大象》的初稿之日是2023年3月11日,距《雪山大地》的完稿之日2022年11月21日,满打满算也不到4个月的时间。
2025-02-12
-
《大兴安岭深处》:走入生活现场,展现生活自身
在近期读到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纪红建的新作《大兴安岭深处》,读后令人感觉新异、感受深刻,甚至让人叹服,令人称奇。
2025-02-12
-
《渡过自己的海底》:从幽微着眼,胸怀当下世界
《渡过自己的海底》是李元胜的第13本诗集,精选诗人近年来未发表的128首作品,围绕“海”的意象,分为“瞭望塔”和“避风港”两部分:“瞭望塔”宏观而哲思,“避风港”微观而日常。
2025-02-12
-
范咏戈:书写生命起舞的日子 ——读王雨的长篇小说《向死而生》
尼采有句名言:“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2025-02-12
-
路文彬评《坡地手记》:超然的尴尬
显然,《坡地手记》的面目并不花枝招展,毕竟它不是为了存在感而来。
2025-02-11
-
代际与情感的纠葛——关于林东林短篇小说《原地穿越》
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承认,愈是进入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愈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生活状况。
2025-02-11
-
寻医问药:微雕历史与悲悯情怀
王彬彬教授2002年起即在《钟山》杂志撰写专栏文章,专栏名有“文坛旧事”“栏杆暗拍”等,后多为“栏杆拍遍”。
2025-02-11
-
漫步在你的城——写在《北方文学》创刊75周年之际
一 漫步在你的城,亦是漫步在我的城。
2025-02-10
-
《几生修得到梅花》:“好诗不过近人情”
虽然我偶尔会写几首旧体诗,但下的功夫不大、研究不深,所以很少敢对旧体诗词发表议论。
2025-02-10
-
向高处、向远方、向无垠——读薛茫茫《向远方》
在研究燕赵大地的诗歌群体时,薛茫茫的作品不容忽视。
2025-02-10
-
《上甘岭》:写战争首先要写好战争中的人
战争,可以说伴随着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