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水滋润北方的人
一 生长工作在千湖之省且有长江汉水流过的湖北,从来就没有过缺水的概念。
2024-12-19
-
一家有剧院的养老院
11月底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登台主演沪剧《金绣娘》,12月初又收到来自加拿大的喜讯——沈慧琴获得了北美妇女联合总会颁发的社区特殊贡献奖、加拿大区“才智夫人”……而她平常生活在上海,经常出现在她坐镇的“快乐家园”——这是一个充满海派文化,智慧养老的社区,不仅有高端养老环境中都具备的硬件设施,还突出了智慧型文化生活对于老年人的抚慰,在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周期,老人更需要精神生活,更需要快快乐乐。
2024-12-18
-
贵子:“找不到的函口所”与“二十度绿”
【栏目语】 2024年,《作家通讯》全新改版,推出新栏目“扎根笔记”,邀请在基层一线工作、驻点、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学工作者分享他们对于广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观察与体悟,展现新时代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向人民学习”的精神风貌。
2024-12-17
-
绿化梦
站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秋日的阳光正温情地抚摸着脚下葱茏的大地。
2024-12-16
-
《鸭绿江》2024年第10期|卜庆祥:铁水奔流 ——1915—1948年间的鞍钢2号高炉
我看见铁水涌出你烈火的胸膛,像红色母亲的乳汁一样…… ——【智利】巴勃罗·德·罗卡《致钢都鞍山》 前奏呕哑 或许,这是昭和制钢所的高炉第一次出现在绘画作品之中。
2024-12-16
-
我从熊猫老家来
2014年3月18日,64岁的小学肄业退休职工罗维孝从邓池沟出发,历时115天,克服千难万险,骑行3万里路,沿丝绸之路穿越8个国家,传播和平友好的大熊猫文化,在法兰西掀起中国旋风,并在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留下了属于中国草根的鲜亮印记。
2024-12-15
-
“大先生”顾明远
先生之“大”,不在学校之大、职称之高、学生之众,而在大格局、大学问、大情怀。
2024-12-14
-
流沙遗简
居延汉简是《史记》《汉书》之外,存世数量最大的汉代历史文献。
2024-12-13
-
《鸭绿江》2024年第10期|季福林:来自蛇岛的报告
2024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通过对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遗产地(第一期)世界自然遗产边界进行调整,将包括蛇岛—老铁山候鸟栖息地在内的我国5处重要候鸟栖息地扩展纳入,并在世界遗产公约名录中正式采用“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之名。
2024-12-12
-
琴痴
1.琴房 大西洋暖湿气流,由西向东,在气压的加持下,无需翻越崇山峻岭,沿着伊犁河顺势而为,轻轻松松抵达更为深入的内陆。
2024-12-11
-
百岁红色特工的江阴往事:亲临虎穴组织起义
共和国七十五岁华诞时,一位女士来到上海华东医院看望一位百岁长者。
2024-12-11
-
与历史重逢而弥新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2024-12-11
-
《鸭绿江》2024年第10期|商国华:国徽诞生的荣光时刻
第一次到北京的人,大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早早来到天安门广场,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体会中国万众一心的力量,向飘扬的五星红旗致以崇高的敬礼。
2024-12-10
-
文枪武笔真英雄
胶东,是公认的红色革命老区、牢固根据地、坚定大后方,也是公认的英雄之乡。
2024-12-10
-
威宁“高原兵”传奇
乌蒙山区是革命老区,地处“贵州屋脊”、乌蒙腹地的威宁自治县更是传递革命火炬的红色沃土,留下了很多感动人心的英雄故事。
2024-12-10
-
满城咖啡香
一 “美酒加咖啡,一杯又一杯。
2024-12-10
-
《鸭绿江》2024年第10期|张洁:血肉长城壮歌行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回望十四年抗战烽火,谁不感叹中华民族那段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悲壮历程?十四年的时间跨度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但作为浴火求生的民族解放战争,十四年却是漫漫长路,留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烙印。
2024-12-09
-
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标
“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
2024-12-09
-
古郡人家
一 公元2024年癸卯年的太阳同公元前280年辛巳年的太阳一样,每天从磨盘山升起,从笔架山落下去。
2024-12-07
-
依然生态,依然高冷
去之前当地朋友说哥本哈根还不算太冷但阴雨连绵,于是备了结实的雨具,没想到连续几天(10月中旬)天空响晴,风和日丽,深感幸运。
202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