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天津文学》2025年第3期目录
分享到:
来源:《天津文学》 |   2025年03月06日16:59

  特稿  

姜琍敏:苍  水(外一篇)

  新实力小说家  

泥   北:小世界

泥   北:小世界(之二)

泥   北:小世界就是战场(创作谈)

段守新:“小世界”里的大真相(评论)

  小说  

张   爽:鹰城往事

陈文超:润物细无声

云   岗:门槛记

张   瑜:老  钟

  散文  

孙   瑜:徒步喜马拉雅

陶   灵:川江老桥记

李凤春:母亲散记

殷秀玲:用生命影响生命 

  数字时代  

贾   想:作为“经济系统”的电子游戏(主持人语)

耿弘明:模拟农场的悖论:田园牧歌还是工业异化?

王子健:“枯燥”的乐趣与作为“劳动”的消费——论抽卡类手游的日常任务

王秋实:“林克时间”里的西西弗斯——手游何以成为“虚假游戏”

  诗歌  

杨   角:大  师(组诗)

李景华:耕山的男人(外一首)

芳   菲:美酒与诗人(组诗)

组   诗:王文炳  胡伟  游海  陈金蓉  严刚  雪瑞彬  栾海莲  江畔伊人  尤言  南木子  刘晓亮

访谈更多

张映姝:用另一场轻兑换生命之重

“生活与创作,在我这里是一体的。我的诗歌创作以系列写作为主,植物题材、自然主题、女性写作,到现在的非遗主题,都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全家垭口

全家垭口,距离那时我当教书匠的那个云集乡初级中学很近,距离云集场街上就更很近啦!沿着岔路口进来的那天支公路走出去,如果步行快一点,7分钟左右就到了。在云集乡初级中学当教书

散文 | 岁月里的漂泊与眷恋

偶然读到一位文友写的:“在北京的时候,总是想着家乡;如今回到家乡,又时不时想起曾待过多年的北京。”这话像把旧钥匙,“咔嗒”一声开了记忆的锁,那些漂泊和眷恋的零碎事儿,就

散文 | 四季清

本文以作者所在校园的“子衿湖”为核心意象,深情描绘了湖周四季流转的动人景致(春之生机、夏之热烈、秋之静美、冬之素洁),并记录了自身在此间的观察、感悟与心路历程。从为写《子

散文 | 京城印象

这篇散文成功将北京的物理空间转化为文明对话的精神场域 —— 城墙不再是分隔内外的屏障,而是 “历史的榫卯”;颐和园不仅是皇家园林,更是 “精神镜像”。润色后的文本以诗性语言为

诗歌 | 无水之海(长诗节选1——5节)

在无水之海 站起的人,有着青铜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