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历史与现实的纹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彰显 ——2023年度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评论回顾
来源:文艺报 | 邱婧 马海五达(彝族) 邓永江  2024年01月05日08:32

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彰显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老中青三代文学创作者笔耕不辍,他们的作品从乡土历史叙事、日常生活表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等多个角度呈现了中华大地上少数民族人民的历史与现实生活。

沿着历史的山河,走进乡土的生活

在乡土、历史写作方面,2023年度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数量明显增多。藏族作家阿来的新诗集《从梭磨河出发》有别于其以往广为人知的小说创作,延续其早年的诗歌风格。阿来提及:“梭磨河是我家乡的河流,是我喝着它的水长大的河流,这条河是大渡河的上源之一,大渡河后来流入岷江,岷江流入长江,一直奔流到上海,这是河流之地。我就在那样一个有雪山、有草原、有森林的地带长大,当然我的书写就是以这里作为出发点。”他以诗歌的形式讲述发生在藏族高原上的故事,描述生机勃勃的草原与河流。彝族诗人鲁娟的诗集《欢喜》入选“第38届青春诗会诗丛”。诗作以深沉的语言书写大凉山的美,高频的地域色彩词汇体现独特美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情感,展现了对生命与成长的深刻理解。

彝族诗人阿库乌雾彝文长诗《大鸟》,描写了大鸟的命运日常与突变。鸟的遭遇或许就是人的遭遇,鸟的异化大抵亦是人的异化。诗人将视野聚焦到了城市心脏,通过繁复抽象的诗性营构展开,揭示出人类社会的生态困境,人们的生活在原乡与城市之间闪回,引发读者思考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焦虑。而他的汉文组诗《城市脉象》题记中提到了多重视野对于创作的重要性:“用汉字书写,试图追求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人‘双语诗学’的艺术实践和‘多语互通’‘文明互鉴’‘诗艺互文’的诗性精神塑造,多脉络、深层次探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汉语新诗现代艺术生命创造与创新之路径,以此触及博大精深的多语种文明的人文历史底蕴,力图臻达多语种共生共荣的中华文明的诗意境界。”

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的《边关》组诗展现了深沉的民族情感和对历史的敬仰。通过描绘将军种下的树、纪念碑等元素,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奉献。其组诗《行吟东兰》展现了作者对乡土和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切。彝族作家李美桦的长篇小说《春度龙岗》以工作队深入龙岗,争取彝族头人出山为主线,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展现出特定历史时期当地群众改革实践的艰难历程。

在书写乡土社会的新变化方面,维吾尔族作家阿舍的长篇小说《阿娜河畔》讲述了两代农垦人开荒拓土、艰苦奋斗的建设历程,多角度、多方位地描写了中国边疆建设的壮阔事业和巨大历史变迁;彝族作家英布草心的小说《木七下山》聚焦大凉山,描绘了留守儿童的成长。作者以温情的笔触描写大凉山的变革,生动勾勒了淳朴可爱的凉山少年形象,尤以主人公杨木七的励志奋斗为主线,文字灵动、描写细腻,语言地域色彩浓郁。

彝族青年作家加主布哈的短篇小说《父与子》以小县城为背景,真实而鲜活地呈现了当下农村生活的多重困境,以及家庭关系中代际矛盾的较量。他的《瓦萨从湿地游过来》展示了一场荒诞而神秘的命运交错。整个故事如同湿地中的迷雾,充满着未知与难以捉摸的元素,展现了一个巫师内心的矛盾和迷茫。作品通过主人公的经历,生动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彝族世界。

展现各族文化风貌,书写日常生活的平凡与丰饶

藏族诗人群太加的诗集《春雨》选编了47首藏文格律诗新作,以多样的角度表达了广大牧民的生活及习俗,反映了藏族地区基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美好图景。蒙古族作家索南才让的小说集《找信号》收录了8篇中短篇新作,展现在青海大地上灵动的自然环境与牧民生活细节,以及时代浪潮中草原上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印记。藏族诗人纳穆卓玛诗集《拉萨月光》用清新、朴素的话语展示了真实、立体的农牧区妇女形象,突出了她们善良、坚韧的品质。

布依族作家潘灵的短篇小说《被遗忘的戍者》将殖边队士卒的艰辛与焦躁表现得淋漓尽致。主人公尹默君在这艰苦的远征中展现出坚韧与智慧,尽管面临困境,仍然保持冷静。故事中融入了对国家主权的关切,勾勒出对勘界工作的重视。仫佬族作家潘琦的散文《穿越历史的红水河》展现了桂西红水河流域的独特文化,引领读者领略壮族、瑶族、仫佬族等各民族多元文化与地方风貌。作者对红水河深深眷恋,将其视为心灵栖息地,呈现出文学与文化的和谐融合,引人深思。土家族作家蔡测海的散文《火塘》描绘了一幅土家族人生图景,以火为中心,展示了家庭、村落、人生的温暖。作者通过火的比喻,勾勒与描绘出故乡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土家族人淳朴的生活态度。

在描写日常生活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纳西族作家黄立康散文《河口的云》描绘了母亲的坚韧与爱,以平凡的生活中折射出的伟大母爱,感人至深。作者以诗意的笔触,勾画出云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使读者领略到浓厚的地域特色。蒙古族作家鲍洁的《猫科动物》通过北京都市生活与草原空间的切换,描写了作为程序员的男主人公与蒙古族女孩塔娜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区别和联系。彝族诗人依乌的诗集《麻雀 闹麻了》则以一种简洁明快的手法,让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灵动活泼。他的诗歌里或许没有直接的宏大叙述、,但会在如麻雀般的小事物里,写出五脏俱全的世界。

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的《乌苏里密林奇遇》既是一部儿童文学,更彰显了多元文化的丰富内涵,两个生活在中国边境上的混血少年,在俄罗斯原始森林中开展了一场野性的探险。小说里涌现出挖宝的村民、独自在异乡的华裔老人、流浪的吉卜赛人、传统的鄂伦春猎人、相依为命的俄罗斯祖孙等丰富的人物形象,在历险中,两个少年完成了成长与蜕变。“90后”回族女作家宋阿曼的《领略爱与洁净》则以女性的细腻角度,书写了对舟曲地区生态、农村、乡野的感触。

白族作家李达伟散文《迁徙的鸟》以怒江为线索,串联起高黎贡山的种种生命,将河流与人生相互映衬,使之成为生命起源与沧桑变迁的象征。在雨季与冬日间穿插生活,河水的变幻勾描出生死轮回的氛围。通过对怒江的深入描写,展示了自然与人类之间微妙的联系,将现实与梦幻巧妙融合,让读者陶醉其中。

畲族作家朝颜的散文《父亲的大海和太阳》体现了对故乡老屋的眷恋。老乡们帮着修建起来的老屋,也为彼此之间建立了一种真挚的情感,大家来来往往很多年。作家写出了村寨里那种质朴的乡土生活。老屋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历史,娶儿媳、嫁闺女等等重要时刻几乎皆在此处发生。后来,一家人搬到了市区,住进了高楼,过上了物质更为丰沛的生活,老屋成了需要推倒的土坯房,也成了一份难以割舍的念想。土家族作家温新阶散文《三个偏正短语》描绘了几个主人公的生活片段,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生意、家庭和情感经历。整个故事通过真实而生动的场景和人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温暖与人情味的乡村世界。

彝族作家阿微木依萝的中短篇小说集《太阳降落的地方》收录了12篇小说,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独到观察和敏锐感悟。小说以卡夫卡式的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为特色,通过充满隐喻的故事,细腻地书写了平凡个体的遭遇和悲欢。作品深刻反映了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思考,表达了对底层人生存困境的关切和悲悯之情。仡佬族作家赵剑平的短篇小说《人行横道线》通过微妙的城市元素,呼应了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人生的喜怒哀乐。

壮族作家陶丽群的短篇小说《海边的火光》细致勾勒了小镇的氛围,描述温和的黄昏与深夜的迷幻,将人物内心情感与环境相融。小镇宛如一枚时光停滞的胶囊,生动展示了生命的流转与不可逆。壮族作家黄佩华的小说《落叶》深刻洞察中老年人的人生沉思,展现他们的痛楚,颠覆传统观念,呈现时代症候。小说以质朴笔调揭示人生暮年的哀恸,通过交错叙事展现阮氏晚年的多重悲歌,以深情描绘家族的历史。

藏族作家才让扎西推出了其首部短篇小说集《秘境》,该集由15篇短篇小说构成,作品主要探讨了人和时代、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笔触细腻地绘制出藏族社会不同个体——包括作家、格萨尔艺人、画师、僧侣、牧民以及城市居民等在时光荏苒和社会变化中的生命追求,体现了人们对梦想和幸福的不懈追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多民族场域内讲述中国故事

2023年以来,少数民族作家对多民族题材的书写比重持续增加。比如,藏族作家王小忠的《兄弟记》,以叙事散文的体裁描述新世纪以来甘南乡村的曲折探索历程,既展示了安多藏区的文化多元,又冷静客观地观察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变迁。作品讲述了一个家庭内部的家族史,以及迁徙、创业、奋斗的具体过程,对如何在多民族场域内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有益尝试。

彝族诗人吉狄马加最新诗集《应许之地》中有一部同名长诗。长诗通过一片现代化的“应许之地”,接续了诗人的彝族传统经验与外部文明经验的某种融混书写,在文字里不断寻索一片足以让灵魂平稳安置的处所,以期回答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2023年推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其中包括蒙古族作家鲍磊的《幻海》、土家族作家朱雀的《蓝色的涂鸦墙》、傣族作家张新祥的《遇见》、维吾尔族作家穆克代斯·海拉的《永恒的刻度》、苗族作家张雪云的《青寨》,以及藏族作家李静的《风从高原来》、回族作家马骏的《青白石阶》、哈萨克族作家阿娜尔·孜努尔别克的《想念伊犁的雨》、仫佬族诗人吴利英的《风的形状》、佤族诗人张伟锋的《空山寂》等。

2023年青海湖诗歌节诗歌选《刚察·诗与远方》收录了57位多民族诗人的百余首诗作,既是对青海雪域大地地理空间的书写,也是多民族作品集结聚合的典范。青海民族出版社发行了“绿松石丛书”,包含了三部短篇小说集:分别是德本加的《最后的黑帐篷》、才嘉的《猫的故事》、仁旦嘉措的《父亲的白发》。《全国藏文短篇小说大奖赛获奖作品集》汇聚了30篇短篇小说。2023年度《西藏当代文学史》《西藏当代文学大系》两大书系出版,集合了西藏多民族文学多年来的作品,展示了西藏多民族文学发展的成就。

建构少数民族理论评论体系

2023年度,在文学理论研究、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互文研究、少数民族文学海外译介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突破。学界持续对现代多民族国家叙事与多民族文学批评叙事纽带性关系进行宏观观察,在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方面,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多民族文学理论批评体系建构的思考,对新中国多民族诗学建构的语境、论域及价值的阐释等问题的研究。朝戈金的《口头文学之“集体性”与“个体性”发微》认为,中国学界对集体性和个体性的理解形成了全观和辩证的高度,人在与其创造物(文学)的互构关系中进行文学生产,实现了普遍性和具体性、集体性和个体性的深层统一。徐新建的《不同而和——中国文学的多元共建》是对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阐释。邓永江的《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研究史述评》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的起源价值进行了阐发。

2023年度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既有对学术概念的重新梳理,亦有对民族文艺知识生产的学理性阐释。如姚新勇的《社会主义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理论话语演进史考》一文,以新中国初期第一个十年为范围,考察社会主义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初创与成型历史,勾勒社会主义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话语生成演进的线索。刘大先在《中国多民族“语言-文学”谱系与比较研究的拓展》中,提出国家通用语(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文”的多元、交融、共生的谱系。多民族语言文学之间相互促生,形成了中文“不同而和”、动态发展的创造。彝族学者罗庆春的《当代彝族汉语诗歌研究》,旨在阐释“彝族汉语诗学”的核心观念、理论内涵和未来发展方向。作者深入剖析“彝族汉语诗歌”在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发展中的人文创造与艺术贡献,并延伸至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强调其在世界文学史及批评中的独特价值。

李晓峰、刘俊杰的《重读〈茫茫的草原〉》以《茫茫的草原》为例,阐释新中国对少数民族革命历史的叙事,认为民俗叙事与革命历史叙事高度融合,进而建构的民俗化、民间化、生活化、艺术化的历史场景,为革命历史叙事的神圣性和崇高性注入了鲜活的草原气息和生命元素。邱婧的《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一文,探讨了新中国民族文学的建构对民间文学资源的接受、改编和再创作的运行机制,指出民间文学的“作品化”与国家话语规约与整合的关系。李珍妮的《少数民族文艺如何被“发现”——茅盾新疆之行与现代西北文艺的边缘路径》一文,探讨了少数民族文艺在成为特定学科概念以前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考察少数民族文艺进入学术视野、被认识和接纳的具体过程。

回顾2023年度的文学创作,在乡土历史叙事方面,不少作家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变迁和乡土风俗,展现了乡土生活的真实面貌。在日常生活表述方面,作品展示和描绘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精神风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方面,作家们强调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展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与此同时,不同代际的学者又纷纷展开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少数民族文学的理论阐释,对于深化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理解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