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校园孕育中国文学未来的希望” ——2022中国校园文学论坛侧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鹏波  2022年07月18日09:28

“新时代校园文学的使命——2022中国校园文学论坛”现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校园是孕育希望的土壤。在新时代,校园文学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7月16日下午,“新时代校园文学的使命——2022中国校园文学论坛”在浙江省温州市高铁新城实验学校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出席论坛并讲话,温州市瓯海区文联主席周卢琴致欢迎辞,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贾妍妍做论坛总结。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汪剑钊,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国龙,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教师代表张宗茹,以及马行、墨尘、柳燕、赵迪、段子期、管沁菲等获奖作家代表,瓯海区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畅谈校园文学对中国文学的重要意义、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价值。论坛由《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徐峙主持。

吴义勤在讲话中指出今天重视校园文学工作的意义。他表示,校园孕育着中国文学未来的希望,校园里有文学最理想的读者,读者比作家更能决定一个时代文学发展的高度。培养读者,是新时代文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文学的责任和使命。他观察到,首届中国校园文学年度奖获奖作家中既有学生也有教师,热爱文学的教师对文学土壤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写作者队伍不断壮大的当下,校园文学作家是扩充中国作家队伍的宝贵资源。

吴义勤讲话

“写作是长跑的过程,作家要面临耐力的考验。”吴义勤强调,校园作家要把阅读放在第一位,将阅读转化成提升文学修养的终身课题;要更加深入地观察生活,在真实的生活里摸爬滚打,感受世道人心和人情温暖;要更加坚守真善美的价值观,弘扬人类优秀的道德情怀。他谈到,《中国校园文学》在2020年改版后形成了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全方位覆盖,搭建了健康的校园作家成长体系。《中国校园文学》要加强与校园、作家、文学现场的紧密联系,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周卢琴在欢迎辞中介绍了温州市瓯海区文化发展状况。近年来,瓯海文联邀请文化名家走进瓯海,举办各类研讨会,在文学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深耕细作;重视文艺人才的培养,推出先锋计划等举措;着力开展“艺术乡建”工作,探索艺术与乡土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学艺术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首届中国校园文学年度奖在瓯海颁奖,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瓯海文联将与《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继续深化合作。随着中国校园文学年度奖的深入,必将对瓯海文学事业特别是校园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必将对瓯海文学新人的培养和成长筑下牢固的根基,也必将对瓯海文化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汪剑钊发言

与会嘉宾和获奖作家代表就“新时代校园文学的使命”这个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汪剑钊把校园看成孕育着中国文学未来的巨大能量场,未来伟大的作家和作品将从校园中诞生。他同样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可以纠正人心灵的缺陷,洗去人身上的庸俗。阅读是向优秀作家学习,能规避写作的陷阱。在他看来,守住文化资本,丰富汉语的表达,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说星空意味着我们想象力的高度,海洋意味着我们想象的深度”,那么阅读和写作便应该是“脚踩大地、仰望星空、远眺大海” 。

张国龙发言

张国龙把校园看成人离开家后逗留的第一个驿站,校园写作则是大多数作家成长的必经之路。在今天这个商品化时代,作家身份往往被“污名化”,人们更看重金钱,而不是自由。但在他看来,“人生最重要的财富,不是给孩子留下金山银山,而是一颗金子般的心,这是一种诗心,我们所说的一种诗意栖居的状态。”他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经历,从经济学专业到文学系的跨越虽然让他少赚钱,但让他收获了心灵自由,后者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来自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张宗茹,年少时也憧憬着上榜《萌芽》《中国校园文学》等刊物。当她看到自己学生陈奕全的名字出现在《中国校园文学》上,并获得首届中国校园文学年度奖,有着无法言说的感动。当年“无心插柳”之举悄然在学生心中埋下文学的种子,进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相信阅读与写作的价值,为那些茫然的眼神点亮引路的灯”,是她坚守校园文学阵地的初衷。她坚信,要用诚心去碰撞学生的文心,肩负呵护文心的使命,铭记薪火相传与追逐向往的感动,唤醒更多年轻的思想与文学碰撞。

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的陈奕全是优秀奖获得者,他从“文学与想象力”的角度谈到新时代校园文学。他认为,文学的想象赋予了学生探索未知的动力,拓展了学生感受世界的方式。他的获奖作品《寻找家的方向》缘起于房子拆迁无“家”可依的困局,他从“归燕”这一意象联想到飞燕另寻他处,筑巢安家,从而有了 “家人相伴,何处不是家”的感慨。他表示,文学的想象超越了时空,突破了思维的局限,让人生多了些生命色彩,让生活充满期待。

贾妍妍做总结发言

其他与会的获奖作家都从自身经历、写作经验出发,表达了自己在校园文学写作阶段面临的困惑和收获,谈到校园文学写作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的重要影响。他们表示,文学源自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文学要为弱者发声,写出人在现代文明中的困境,表达出作家个人独特的感受。校园文学创作同样离不开生活的滋养,多经历、多思考才能写出好的校园文学作品。

贾妍妍在最后总结时就作家出版社近年来发展状况、培育年轻作家的举措做了介绍。她表示,在阅读环境发生变化的当下,校园文学作家们更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做到“文学有光、心里有光”。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第一届(2021)中国校园文学年度奖在瓯海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