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历史小说《范仲淹》:历史不戏说
来源:文艺报 | 孙敏求  2022年06月17日09:31
关键词:《范仲淹》

如果说2022年比较值得期待的历史小说,凤凰出版社出版的《范仲淹》肯定是其中之一。范仲淹生于989年,于1052年去世,算下来,今年恰逢范文正公去世970周年。而历史小说《范仲淹》的出版,更是响应时代号召之作。

郭宝平先生是历史小说作家,其《大明首相》即以忠实还原历史人物形象而闻名,在其深厚的写作基础之上,《范仲淹》又更进一步。作者大量地查阅资料、对资料进行考证,以小说的写作方法,丰满了历史人物,使之从故纸堆中走出来,变得有血有肉。

本书既然是历史小说,尊重历史事实就是本书的第一要务。本书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以范仲淹的生活经历与仕途为主线,讲述范仲淹如何从布衣平民登上相位、展开变法直至生命终结的故事。作者为了给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范仲淹,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比如范仲淹练气功至眩晕一事,看似荒诞不经,其实有史料根据,因为范仲淹曾在《乞小郡表》中写道“臣前在饶州日,因学行气,而有差失,遽得眩转之疾,对宾客忽倒”,所谓的“行气”,就是类似的气功导引之术,这就是一个颇为生动的侧面,也是作者实事求是态度的反映。本书对于范仲淹的个人形象的处理避免脸谱化,一反我们对于范仲淹那种高大、正面的印象认知,在他的私生活里仍有许多个人的隐秘角落,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历史的高度还原与对事实真相的追求。

当然,对于范仲淹正直、为民请命形象的塑造是本书的最大主题,如果说王安石的人生大起大落堪称“传奇”,那么范仲淹的数次“被贬—启用”也不禁让读者唏嘘。除了令人感慨宋代官场险恶、世事无常外,范仲淹坚持正义与毫不妥协的形象也深深地镌刻在了读者心中。比如在关于章献太后的故事里,太后垂帘听政时,范仲淹冒着极大政治风险吁请太后还政于仁宗,而当太后驾崩、仁宗亲政之后,范仲淹又触逆鳞请求对太后时的政策既往不咎并给予肯定评价;更有关于与西夏的战事,当全国上下一致主战时,范仲淹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西北边务废弛,与西夏战必败;当用兵遭遇挫折、和议又占据上风时,范仲淹大胆启用边将、抓住战机主动出击获得一系列胜利。以上反映了范仲淹“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的踏实态度,其实践出真知、敢于说真话、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当下而言更有启迪。

本书在叙事上也非常注重流畅、连贯,尤其是在范仲淹负责西北防务、抵御西夏进攻时,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宋代军事图景。作者除了对当时的边塞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还塑造了诸如韩琦、种世衡等形象饱满的人物,描述大小战役时不吝笔墨,情节扣人心弦,“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豪勇与边塞沧桑跃然纸上。

除了主角范仲淹,本书对于配角如欧阳修、梅尧臣、富弼等人形象的刻画也颇为成功。尤其是在庆历新政后,通过欧阳修为范仲淹的声援及打抱不平,凸显了这两位历史名臣的患难之交。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编排上也颇具特色。为了突出本书的实证特点,作者特意以诗词命名每一章的标题,所选诗词都是范仲淹在该时期的代表作,比如描写范仲淹庆历新政及失败的《亲逢英主开前席》一章,其标题选自《依韵答青州富资政见寄》,该诗就是写于庆历年间。以诗句为题,体现出作者对于范仲淹诗文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范仲淹》是一本立足于事实的历史类小说。虽然属于“小说”的范畴,但是虚构并非“戏说”,作者对待历史事实的严谨态度,加上流畅的叙事与艺术加工,让千年后的我们仍能领略“第一流人物”的非凡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