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舞蹈的诗句根植于南高原
来源:“民族文学”公众号 | 普驰达岭  2022年05月20日09:43
关键词:普驰达岭

普驰达岭,彝族,1970年生于云南禄劝,现居北京。文学博士,彝学专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家、诗评人,现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民族语文》杂志编审,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曾任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诗歌组评委。著有诗集《临水的翅膀》《石头的翅膀》《神灵的翅膀》、散文诗集《途经之水》、诗歌评论集《神语向天歌》等。2019年获评 “‘中国诗歌春晚’中国十佳少数民族诗人”。

2021年,北京乃至国内的部分省区依然有新冠疫情零星地蔓延,原定立春之后就前往云贵高原做民族学田野调查的行期被一次又一次地推迟。还好在同年8月,我们课题组行将前往的云贵高原的疫情稍得转好,我和课题组就见缝插针按课题田野调查计划动身前往南高原(对云贵高原区域的文学创作表述的俗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课题田野调查工作。人在高原,而久别重逢后的快意在故土肆意地舒卷开来,这组《人在高原》就是这次田野调查期间,为南高原故土所感所思写就的。可以说这被很多诗人称之为南高原的这片土地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我身居北京日夜念想的土地。

在遥遥远远的彩云之南,南高原千姿百态的湖泊低低隐约于云岭重山深处。彝族六祖之裔德布德施世居的罗婺部地——云南禄劝县云龙乡洛尼山下一个叫普驰卡的彝族寨子就是我生长的地方。那里的彝家火塘常年不息,那里的阳光猛烈如虎,那里的荞麦金黄满地含满阳光,那里的植物倔强地生长。故土的一切在我血液的记忆深处依然鲜活如初,恰若一只被岁月风化的口弦倒挂在南高原,如花悄悄地开放。

在挂满童年记忆的南高原,那里的每一棵树,都能唤来一声鸟鸣;每一叶草,都能捏得出一滴水声;每一阵风,都能吹开花的心房。那些在心尖上发芽的微笑,可以像风埋伏在灵魂的高地,与你如影相随;那些与你擦肩而过的花朵,都可以像种子播撒在浩瀚的十里春风;那些与你对坐相视的彼岸,都可以像雨露滋润你干枯的渴念;那些有序无序、有形无形、无影无踪的一切,都能生发为一个诗人审美与哲思中出窍的诗句。

故土的一切就这样深深根植于我的内心。南高原的一切都在人间写意着大美的感召与美幻的诗意。

人在高原,远山伸出的辽阔,渐次在空灵中开启。河流、晨曦、雪峰、云雾、彩云以及像彝人一样朴实的乡愁都稳稳地在这里扎下了根。它们也同样驻扎于我的内心。在铺天盖地、临风而动中,南高原的诗意是那样的辽远,南高原内心的深邃是那样的深刻。它们都是生长于我心尖上自然舒卷的不老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