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程多宝:他们关注的及关注他们的
来源:青年作家(微信公众号) |  程多宝  2022年04月11日08:27
关键词:青年作家

三位青年作家的人生阅历与创作履历似乎清纯单线,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关注现实的触角已经伸入社会底层。

其实,有的作家拼到最后,写的就是童年与故乡,一如福克纳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小镇,那个“邮票大的地方”。蒋双超笔下的“爷爷的果园”,水巢为之心酸的校园,还有万迎元在满月身上呈现的“汶川地震”阴影以及客居的深圳环境。

作为女性作家的万迎元,有着心理咨询师职业阅历,使她对男女的细腻心思观察颇有心得,加上深圳的快节奏生活,给她与更多的深圳作者开启了写作题材之富矿。然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诚然,三位青年作家的文本,坚守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之路,记录了时代的某人某事某瞬间,其独特感受似乎也能代表某个群体发声。

自然的,他们的文本一度有了精彩呈现并引起关注。无论是涂翔,还是“我”与孟芳芳,以及满月与吴天明……只是,体量不大的短篇难以全盘表达作家的思想呈现,于是,隐喻手法有了不同程度的彰显。

蒋双超以“树”隐喻乡愁发问:生命是固守故土安于家园,还是前往未知之地的诗与远方?同时,又以“鱼”与“鸟”隐喻对外界怀有好奇与探索的涂翔,是挣脱束缚的一种自我写照。虽然蒋双超童年的经历多为山区生活,并无捕鱼经历,但他还是以向天冲击的“海鸥”,给予主人公涂翔一种人文关怀;又以一场内心的“台风来袭”,悄然回暖了久违的人间亲情。

窗外终于融化的雪,是水巢隐喻的纯真情感象征,美丽脆弱极易消失,需要小心翼翼呵护,暗示了孟芳芳最后的不幸结局,是那个时代(1990年代)的孩童成长的痛点或是代价。校园不是象牙塔,尘世从来也没有一方净土,只是规则设置上相对简单,好似一个实验室,一次次试炼着复杂人性。这个看似人生进行自我选择的第一个场所,不同的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十几年前,水巢的一部校园长篇小说在网络平台发布,有过一定受众。近年来,对纯文学心怀崇敬的水巢在这个短篇之间,集电影语言与小说手法于一身,对角色和意象进行了娴熟剪辑。相对而言,万迎元这个以女性倾诉视角的小说文本,看似没有特地的隐喻设置,但也有深圳璀璨霓虹夜空之上,找不到那颗流逝之星的隐喻存在。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关注他们什么?

好的小说标准各异。其实,短篇文本对于完整的情节走向并不十分关注,悬而未决的“决”不是故事的终点,是“悬而”使之延宕,在有限体量内绵密呈现“悬而”,延伸想象力原点之余的半径,引起读者共情、共震与共鸣。说白了,就是不止于故事、不止于欣赏,成了一种诱发与激发之赏。不难发现,近年优秀的短篇文本,更多的是生活切片艺术,是社会的肌理静观。好的短篇自然提醒生活,让日常中看似微茫的震颤成为回音起点;以一两个片断讲述沧桑一生,以生活中的几缕隐线写出人生忽晚,山河已秋……一个好的短篇所涵盖的三大叙事空间(故事、情感、哲思),深邃的哲思空间令人期许,语言异质性浑然天成。

面对这三个短篇,对于他们,我们理应有更多期待:有关小说的密度与厚度,小说的意境与飞白之美,用“这一个”写出“无数个”,光点选择之集中,叙述之心灵化,细节之微妙……

除了评论界与读者对于他们的关注,似乎还有更多的关注聚焦处于写作上升期的他们。但所有的关注只是外因,他们的坚持,一如歌手朴树的唱词:再没什么能让我下跪,我们笑着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