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像土地一样寂静》:从故乡到精神故乡
来源:文学报 | 贺绍俊  2022年01月15日11:41
关键词:故乡

故乡对于绝大多数作家来说都是文学的原乡,对于鲁迅来说,他更看重精神的故乡,自从他走出故乡,就在不断地延伸思想的疆域,他的思想不会拘束于故乡这一方土地上,而他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将那里作为故乡的出发点,因此他的精神变得无比开放。也许更多的作家始终割不断与故乡的牵连,思念之情不仅经常渗透在书写的文字里,也跳荡在作家的现实生活中。周瑄璞就属于这一类作家。

最近她的新作《像土地一样寂静》,是专门写她的出生地河南省中部临颍县的大周村。这本书让我感兴趣的,倒不在于它是写故乡,而在于周瑄璞为了写这本书,专门回去住了一段时间。她要重新做一回故乡人,融入到故乡的生活中;她同时又带着一副外来者的眼镜,像一名记者一样去观察去采访,带着明确的写作目的在故乡搜集素材。双重身份的写作,使周瑄璞的叙述具有一种复调的效果,表达出一位作家对于故乡的深沉的思考。

(《像土地一样寂静》周瑄璞/著,河南文艺出版社)

乡情、亲情和人伦的温情,是这支复调的第一旋律。中国的乡村是一个伦理社会,浓浓的伦理情感像温润的黏合剂,将生活在土地上看似非常松散的人家组成为一个较为稳固的网络。周瑄璞再次回到这里,就相当于再一次黏上了这个网络,各种人伦的情感会拉扯着她,她把注意力也集中放在这一点上。在她的叙述中,我们会发现,尽管今天的乡村人在很大程度上已摆脱了土地的羁绊,大量的人走出乡村去城市打工,但在乡村里,这种人伦情感依旧十分黏稠。她的叙述是从童年记忆开始的,因为走进故乡,这里的一草一木,或许都留下当年的生活印记。她说:“村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安详圆润之所在。”尽管回忆起的往事是与窘困的日子有关,但透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温暖的。周瑄璞在作品的开头通过童年记忆把读者带入“安详圆润”之中,同时也描述了她回到故乡与乡邻亲友们相处的亲热景象。

复调的第二旋律则是乡村的日常生活。这里的人们知道周瑄璞是一位作家,也知道她是为了写作而回来的,很多村民希望她能把自己写进书中。周瑄璞也把写作这件事看成是对故乡的责任。她说:“一个村庄,颍河两岸,也都是可以书写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唯一的、神圣的。”周瑄璞并没有强调自己故乡的特殊性,这是我欣赏她的故乡书写的原因之一。在有些作家眼里,只有自己的故乡是最好和最美的,或者非常偏爱地描写故乡的特点,这也许是一种人之常情。但一个作家若能超越人之常情来看故乡,就显得十分可贵。作者小时候以为大周就是世界的中心,后来看到一张全县地图,才发现它只是一个偏远的村子。她的眼界就是这样慢慢被打开,直到在她的眼里,无论是欧洲的莱茵河还是故乡的颍河都有其相似处,她再来看故乡,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原来世界上的人不论生活在何处,在哪个朝代,都是一样的,莱茵河或者颍河,都裹挟和流淌着普通人的梦想和苦痛,原来作家可以将一个平凡的人化为永恒的形象。那么我,应该用我的笔将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家族,将历史和眼下记录下来,将那些过往的故事,讲述出来,对那永不再来的似水流年,进行描摹与记录。”在这本书里,周瑄璞着重写了大国和小洁夫妻俩、树功和自霞夫妻俩,以及大妮、金凤、周涛、王永杰、安妞等人物,他们或朴实、或爽快、或热情、或精明、或憨厚,在作者笔下得到充分的展现,他们身上又带有鲜明的当下的时代印记,构成当代中原农民的群像。

读周瑄璞的这本书,总让我不断地联想起鲁迅的《故乡》,鲁迅感叹“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这高墙也就是闰土嘴里喃喃说出的“规矩”两字。周瑄璞回到故乡,她似乎也感觉到了有一堵高墙横亘在面前,这堵高墙就是乡村伦理和乡村的生活方式。

为了写作故乡而回到了故乡,回去以后却发现这是一个回不去的故乡。但是,“正因为回不去了,才会热爱与想念。”在周瑄璞诚实的文字里,我发现她也在努力将自己所热爱的故乡引向一个更为辽阔的精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