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生命之光照亮文学 文学之光照亮生命 ——听陈思和、郜元宝、张新颖等名师上《中国文学课》
来源:文汇报 | 孙晶  2020年09月11日07:05

《中国文学课》 陈思和 郜元宝 张新颖等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学课所能做的,就是为听众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理出一条脉络,找到一条线索——这就是生命的过程。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中,真正的主导者就是听众本人,就是读者自己。

每一本书的问世,都有它奇妙的因缘。《中国文学课》也是如此。

它最初的形态是在喜马拉雅播出的音频课,包括陈思和、郜元宝、张新颖三位长江学者在内的强大作者阵容,以及王蒙、莫言、王安忆等作家的倾力扶持,使这门课上线当月即登上新知榜,新知指数高达8.8分。

随后,在音频课的基础上,编写团队又精心打磨,并增加了若干音频中没有的篇目,于今年上海书展期间推出了纸质版《中国文学课》。从鲁迅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张爱玲的《半生缘》,到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王安忆的《长恨歌》,为读者尽情展示了100多部(篇)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风华。

高校文学教育与新媒体的一次成功联手

2018年10月,老友顾文豪兄加盟喜马拉雅后,希望我能够策划出品一些讲授经典作品的有影响力的音频节目。

对做了20年传统出版的我来说,这个邀请确实让我动心了。当今时代,新媒体风起云涌,一个一个移动客户端和小程序占据了读者的手机屏幕。我也因此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走出一条知识服务的新路?喜马拉雅的邀约,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机会。

思考之后,我做出了一个决定,请我的导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出山来主持这个“跨界”尝试的项目。对陈老师来说,答应做这件事其实并不容易。当今社会,听书虽然已成气候,但在一些大学老师心目中,仍然是隔膜甚至是陌生的。尤其是因为音频平台商业化运作的需要,音频内容必然要做适应市场的“降维”,所以许多名家对入此道还是颇为犹疑。事实上,在和陈老师酝酿节目的过程中,确实有不少朋友担心,音频产品面对的不是校园里的学生,而是未知的大众,其年龄、知识结构、欣赏趣味不同,其理解也必会不同,容易引来各种议论。

陈老师深深明了朋友们的好意,但他经过缜密思量后,还是决定上马。他说:“任何文化创造和精神产品,都需要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听者,培养我们的听众,并且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寻找更多知音。每年能够考进高校接受正规教育的人本来不多,能够考上复旦这样名校的幸运者就更少,如果我们的人文教育资源能够与他们共享,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这是我以前投入出版活动、编辑‘火凤凰’的初衷,也是今天尝试着新媒体教学的目的。”正如朋友们所见证的,陈老师一旦决定下来,就非常认真、十分投入,也极富有建树。

而我最初之所以决定请陈老师来主持这样一个音频节目,除了他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独特贡献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理由——我知道,在他的心中其实一直有一个未圆的梦。

作为一个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陈思和就非常希望能够通过音频、视频的方式留存现当代经典作家的宝贵资料,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最为生动、丰富的一手记录。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他的这一设想始终未能实现,随着老作家们的逐渐离世,这个设想成为他的一个遗憾。而现在,对作品的解读可以同时通过音频、纸书的不同形态向大众传播,从而让更多人感受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魅力,可以说让陈老师部分圆了当年的梦。

讲文学,更是讲人生

在20年的编辑生涯中,我做的第一本书就是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这本别具一格的文学史,在选择作品时便充分地考虑到了它们的典型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对作品的讲授则注重对初学者有效地进行文学史观念的引导,进而激发他们探索人类深邃而广博的精神世界的热情。孙犁、穆旦、无名氏、王朔等一度不被主流文学接纳的作家,在书中大放光彩,而将《李双双小传》的电影、崔健的摇滚音乐等艺术作品也纳入文学史的书写范畴中,更是文学史写作上的一次重大创新。这次推出的《中国文学课》,可以说延续了陈思和的文学史观。

而在设计音频课的时候,考虑到所面对的用户的实际状况,整个团队更是把重点落实在经典作品解读这个维度,希望听众通过听课能够举一反三,融入自己的人生经验,使文学丰富对人生的理解,也使人生体验反哺文学的解读。基于这个目标,陈思和教授与12位作者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设计了“文学与人生”这样一条主线,架构出一条阅读文学的新的时间轴,即通过诞生、童年、青春、女性、爱情与婚姻、在路上、困顿、生活的艺术、人性深处、超越生死这样十个主题,突出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从文学的角度关照人生,从经典作品中重新发现自我。

文学是人学,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表现了人、人性、人的生命现象及其折射的人生社会现象。听众在收听、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文学与自己的人生经验相比照,文学与人生相互成就,相得益彰。文学作品正是对人生困惑最好的解答。也正因此,这门文学课的选目别具特色,作了许多有别于当下各种文学课程的特别设计,完全不同于之前任何一个现当代文学的选本。

比之大学文学课程的理论追寻和探究,对社会听众、大众读者来说,更需要的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来体验美好的情感,丰富人性的内涵,提升对真善美的感受力和对人生百态的澄明的洞察能力。比如听了直播之后,有听众留言说:“有些路,需要一个人走,有些情绪,需要一个人体会,有些眼泪,需要一个人品味。所以,要学会独自去面对成长,是一种必需的生活态度。”还有读者留言说:“老师们讲解文学,更讲解人生。居然,恍恍惚惚,成了一本治愈系的书。”

正如作者之一严锋教授在上海书展的读者见面会上以阿城的名篇《棋王》、刘慈欣的《三体》为例说:“阿城用文学告诉我们一群人在极端困难的生存条件下,是怎么按照生命内在的需要,去安排生活。《三体》里的生命形式,似乎跟地球人有很大不同。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看到生命的内在需要。我们可以将其当成一面镜子,帮助我们更看清自己。”

文学原本属于大众,而非局限于书斋

陈思和在考虑《中国文学课》的内容框架时,不仅别出心裁地从生命的过程这一“时间”的维度,从每个人必然经过的十个阶段出发讨论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还构建了一个特殊的共享“空间”,让学术与思想以新的承载与组合方式,更活泼生动地走出象牙之塔。

基于音频节目形态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在音频课的策划过程中,增加了作家参与的环节。听众不仅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作为特别导师的王蒙、莫言、张炜、王安忆、严歌苓、余华、苏童、马原、叶兆言、张悦然的声音,更可以通过作家的分享,去理解他们眼中的文学与人生。未做导师的特别嘉宾张大春等,也用寄语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文学与人生的看法。而13位主讲者更是用他们各自独特的生命体验,去诠释作家作品;其中有对传统的颠覆,也有对经典的崭新理解。

而这一切,都缘起于音频课这样一种新型的传播形态。这对13位在课堂上讲了多年的教授们而言,可以说是遇到了新问题。从讲稿的框架,到文字的表达,都需要有一个不断调适和磨合的过程。不仅仅是要把学术的外衣、学术的表达方式变成让读者清楚明白的内容,甚至用词也要重新考虑,如郜元宝教授所说:“要用当代社会生活中大家共享的语言、流行的生活语言讲,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老师们迎接了这样的挑战,而且应对得十分漂亮。

既然是面对大众的一部讲稿,便不是简单地将文学史搬上网络,也不能直接把音频讲稿转化为纸质出版物。对整个制作团队而言,要认真思考的是:今天的听众为什么要听文学,今天的读者为什么要读文学?很显然,听众和读者中的许多人并不是为了升学考研,也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了欣赏,为了体验。面对这样的对象,文学课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理出一条脉络,找到一条线索——这就是生命的过程。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中,真正的主导者就是听众本人,就是读者自己。

陈思和有个一以贯之的观念,那就是现当代文学和当下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确,它们所反映的思想与情感、社会与人生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面貌,获得多方面的启发。自从《中国文学课》在喜马拉雅听书平台上线以后,到目前为止,总点击收听量已超过了1700万次。陈老师说他经常会收到来自边远地区的听众的问候与感谢,这颇使他感到由衷的安慰。这堂汇集名校、名师、名家的为当下听众量身打造的中国文学音频课,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受众的喜爱和认同。如今随着纸质书的面世,相信它的传播面和读者群必将更为深广,超越地域甚至国界的限制。目前《中国文学课》纸质图书已入选外译项目,英文与俄文版的翻译出版工作已在进行中。

“让生命之光照亮文学”,这是2020年上海书展《中国文学课》读者见面会的标题,陈思和说,反过来更有意义,那就是:让文学之光照亮生命。这也正是陈思和与12位讲授者、编写者共同的理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