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文学课》亮相上海书展
来源:“四川人民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   2020年08月18日08:36

《中国文学课》发布会现场

8月17日,上海书展上,由陈思和教授等著的《中国文学课》引起各方关注。《中国文学课》是一本“先声夺人”的图书,有声版先于纸本图书上线。

2018年底,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策划与领衔的《中国文学大师课》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中国文学大师课》授课教师中,既有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张新颖、郜元宝、金理等学者,又有王蒙、莫言、王安忆、严歌苓、余华和苏童等名家。《中国文学大师课》音频上线后,在喜马拉雅收听超过1560余万人次。

学者出书斋,“拆掉”大学的围墙

陈思和一向认为,大学的教育不应该局限在由围墙圈禁起来的校园之内,高校的资源应该在适当的条件下为社会服务。关于这门课,陈思和原始的想法就是要把复旦大学的围墙“拆掉”,“把复旦大学的学术声音放到社会上,让一些没有机会进复旦校园的听众来听”。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思和

复旦大学有开放办学的悠久传统,从陈思和自己做学生时开始,课堂上就不断结识来自校外的听课者,他们当中有来自附近高校的学生,也有来自社会上的文学爱好者,甚至有不少退休的、无业的人员。他们为了求知,自己端上小凳子,悄悄地坐在教室的空余地方。后来陈思和留校做老师讲课的时候,经常听到学生抱怨来迟了找不到位置。当时陈思和就想,如何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把高校最好的教学资源放到社会上去,让更多的人学习受益。

现在的音频平台正好满足了这种社会需要。于是,《中国文学大师课》在喜马拉雅上线。四川人民出版社以纸本书的形式,将这门课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从文学看人生,让生命之光照亮文学

面对社会听众和面对在校学生是不一样的。后者更多的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培养人才,而前者不是。对于社会听众,更需要的是让文学来发挥心灵感染的作用,丰富人性的内涵,鼓励人们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提升人们对人生百态的澄明的洞察能力。为了这个目的,陈思和与他的团队一起设计了“文学与人生”的课程。

陈思和对生命意识特别强烈。陈思和小时候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克利斯朵夫童年时,隔壁什么人死了,他就非常害怕,躲在一个角落里,罗曼·罗兰把这种心理写出来了。陈思和当时就很有体会,长辈死亡的细节到现在记忆还非常深刻。按说小孩想的应该都是温暖的,幸福的花朵,不是的,因为当时人的生命弱,看到另外一个生命弱时就会恐惧。陈思和想,这就应该是童年时代的烙印,和他未来的生命周期——包括死亡——是有呼应的。

1988年,陈思和编过一本辞典,《人类精神自画像》。这本辞典很简单,把文学作品当中有关人的精神现象都摘下来分类,从孩子到青年到壮年。陈思和觉得人生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别的年龄不会取代的内涵。这种对文学的理解,陈思一直很看重,在评论文章中也经常讨论生命意识。

从文学看人生,突出的是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从作品内涵来分析人生百态。文学是人学,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表现了人、人性、人的生命现象及其映射的社会现象。《中国文学课》严选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100部不朽的经典:从鲁迅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张爱玲的《半生缘》,到当代耳熟能详的《白鹿原》《长恨歌》《平凡的世界》……教授们将这些经典名作,从教科书的刻板模式中解放出来,放回到十大生命主题之中,从出生、童年、青春,到饮食男女、行旅他乡、困顿中年、人生终点。

文学是人学,它在阅读、对话、阐释与思考中开拓人生的广度、深度与高度。陈思和希望读者在阅读中可以举一反三,融入自己的人生经验,使文学丰富对人生的理解,也使人生丰富对文学的解读。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严锋

也许我们从未读懂经典,听名师来解读

书中所选每部作品,都有名师们的独特讲解。《围城》里在女人身边周旋的方鸿渐,他人生中真正的围城并不是婚姻;《金锁记》中,一心算计金钱的曹七巧,她人生中真正的枷锁并不是金钱;复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这样解读《社戏》:鲁迅写社戏的重点,并不在于台上的戏有多好看,而在于台下。不是大人们张罗的那台戏,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快乐。恰恰相反,是孩子们自己在台下演出的童年喜剧,赋予台上那出戏以某种意义和美感。因此,真正成全这出“社戏”的人,是鲁迅的母亲。当孩子们急着要去看社戏的时候,母亲宁可自己担惊受怕,也没有强行跟孩子们一起去;当孩子们看完社戏回来后,发现母亲已经等了他们一整晚了。正是因为母亲的尊重,才有了这一场温暖而美好的社戏。

郜元宝说,这就是《社戏》所要表达的思想核心,正如鲁迅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这篇文章里所说的,大人们应该是“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样的解读,不仅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鉴赏文学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