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化名家谈读书 读书群及家风

来源:今晚报 | 郭文斌  2020年05月12日06:38

这些年,我倡导大家建立一种带有激励性的读书群,尤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读书群。

今年大年初六,我就倡议全国传统文化平台,赶快创建线上读书群,没想到效果很好,两个月下来,经我倡议的读书群已经有一百多个。这些读书群用什么方法呢?每天在群里打卡,今天你读了多少页,读了多少章,有量化考核,只要你进群,就不能偷懒。如果两三天没读,那就请你出群了。其中有一个“文明十二家”群,我在其两个月的视频总结会议上看到,能够坚持长期读书的有八千多人,能够每天写读书笔记的有一千二百人。

为什么要建立读书群?在今天,我们更需要抱团取暖,抱团学习。七年前,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倡议在银川建立“寻找安详”小课堂,成立班委,组织大家学习。课堂上,每进教室,要关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意识到,现在,靠自觉性读书,靠单打独斗读书,已经很难。读几页书,就想看一下手机,一看,就被粘住了,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很懊丧。

那么,家庭读书群主要读什么书呢?读经典。阅读为心灵提供营养,营养有高有低。疫情防控期间,大家有体会,信息纷繁杂乱,让人无所适从,怎么办?还是从经典中找答案。因为经典是经过时间检验了的常识,从能量的角度讲,也要比普通读物高。

这两个月来,我们发现,但凡读经典的家庭和团队,恐慌度低,焦虑度低,抑郁度低。“文明十二家”的同学分享时讲到,河南离湖北很近,当初很恐慌,有些人甚至晚上睡不着觉,参加学习之后,每天有三个小时经典学习,恐慌就没了。

古人讲,正念生正气,正气就是免疫力。《黄帝内经》可以加深我们对阅读意义的理解,它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每天读经典就让我们生正念,让我们的正气存内;而正气能够存内,邪就不可干了。《黄帝内经》里还有句话,“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的精神怎么样才能内守呢?大家都有体会,当你诵读《道德经》的半个小时中,精神是向内的——因为一走神就读不下去了。《黄帝内经》里还有一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一个人怎么样才能恬淡虚无呢?很简单,读能够让你恬淡虚无的经典。

另外,建立读书群,尤其是家庭式读书群,会让人最大化地获得读书的利润。原来夫妻不和谐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和谐了;原来打麻将的,在读书的过程中戒掉了。抽烟喝酒会上瘾,读书也会上瘾。第一遍痛苦,第二遍痛苦,四五十遍之后,每天不读,就骨头痒。小课堂的张晧,有一次我带他到广东讲课,跟我住一个房间,晚上十点多了,我累得早早躺下了,他怕吵我,躲在卫生间读了一遍《弟子规》。

有报道称,某地疫情后上班第一天,预约结婚和离婚的各一半。我特别作了调查,建立了读书群的家庭,很少有人离婚。在一定意义上,离婚是迷茫的结果。这些年,小课堂劝和了许多要离婚的夫妻——明天就要上法庭了,今天约他们到小课堂,把道理讲透,就撤诉了。人不学习,很难把事做对,就像不用导航,就往往把车开到岔道上一样。为什么古人要讲耕读传统,因为一个人不明理是很难把事做对的。

我这些年协助中央电视台做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我发现但凡兴旺发达的家族都注重家族式学习。曾国藩给自己定日课,每天读十页经、十页史,每天写反省日记,而且用小楷写,写成让师友批阅,监督自己改过。

中国历史上几大立功立言立德都全的人,王阳明、曾国藩、诸葛亮,都在强调儿女要读书。林则徐讲,“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那怎么办?给儿女们不留钱财留什么呢?留家风,而家风没有学风是无法保障的。为什么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呢?因为一个家族如果不明理,人们很难保持勤勉,很难保持廉洁,很难保持生命力。像钱学森这样的家族,像范仲淹这样的家族,都是靠学风来做保障的。这也正是我倡导创建家庭式读书群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