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北京再添一家24小时书店 疫情下“一个书店”的新探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王坤宁 李婧璇  2020年04月07日16:18

4月5日晚,会员读者在“一个书店”静享阅读时光。 李婧璇 摄

4月1日,北京西二旗回龙观“一个书店”复工开业,并正式改为24小时营业。北京又迎来一家24小时书店,同时也是昌平区的首家24小时书店。

4月5日晚8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来到位于昌平区龙域中心西区118号的“一个书店”。书店充盈着温暖的灯光,玻璃门上七彩的阅读口号“招贴”引人注目,如“对知识的渴望要立刻满足——30分钟内,好书配送到家,可买可借”“结婚前要恋爱 买书前要阅读——把书借回家,喜欢再买它,三万本书新上架”……戴着口罩的年轻美术教师吴金振被深深吸引,请店员为他和小伙伴拍照留念。

不管加班到何时

“码农”可随时进店阅读

“一个书店”成立于2018年8月17日,是一个由“前互联网人”运营的会员制社区书店。作为一家有着互联网基因的书店,“用户需求与导向”成为一大特色。

“无论多晚,会员朋友只要在门口刷一下脸,就能进入书店。”书店首席运营官王文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伴随着书店自主研发的刷脸门禁系统的上线,不管加班到何时,“码农”都可以进来歇歇脚,读读想看的书。

“自4月1日开始24小时运营以来,每天都有2—3个人整夜待在店里看书,一直到早上五六点才离开。”王文海向记者介绍自己轮值夜班守店的情况。

“今天是到店人数最多的一天,截至目前23个。”店长张伟华告诉记者,仅下午就有十几个人坐在店内看书学习,“因为疫情期间的防控需求,相隔至少一米的书桌,每桌仅坐一人。”采访中,小会员任思宁来找张伟华办理图书借阅业务。“妈妈去年给我办的书店年卡,有时在店里读,如果特别喜欢,就会借回家读。疫情期间,我读了不少书。”上四年级的任思宁对记者说道。

“我们期待全方位地满足用户城市生活的精神需求。我们提供的不只是线下聚会的空间,更有线上的阅读服务。”王文海告诉记者,在“一个书店”一年半的成长中,虽然把很多的精力放在了线下,但“提高不到店满意度”一直是他们的一个目标。

疫情没有打乱阵脚

始终将目光投注在用户身上

面对疫情,“一个书店”在产品与服务上进行了升级,如设置了100个主题书单,让好书与兴趣匹配;线上线下均可借阅,在线配送;每周3—5场活动,有主题分享课等,可线下分享,又有线上视频。“疫情没有让我们乱了阵脚,始终将目光投注在用户身上,思考‘用户在这种大环境下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如何经营下去’。”王文海向记者介绍。

记者漫步店内,发现书架上图书分类不仅细致,且选品精当,仅文学分类就多达六七类之多。“很多会员都是大学老师,会对进店图书品类提出个人建议。”王文海坚持内容永远是书店的重要部分。

据王文海介绍,为了这次升级开店,他们根据以往的借阅数据,综合选书委员会的推荐,整理出数十个主题书单,包含文学、商业、社科等领域。“当用户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想要不断探索的时候,我们将把与之相关的好内容匹配给他们。”王文海表示,期待通过书单互动活动,用户提供问题、书单、肺腑荐语,把快乐分享给有同样兴趣的朋友。

与此同时,“一个书店”还推出了先看后买服务。对此尝试,王文海说:“我们希望用户能先跟这本书‘恋爱’,然后再跟它‘结婚’。毕竟购买的是内容和智慧,如果读者不喜欢,大可不必在读之前就买,我们提倡‘把书借回家,喜欢再买它’。”

疫情之下,“一个书店”还将此前的线下活动转移到了线上,如“线上阅读马拉松”活动,“每周日下午3个小时的沉浸式阅读,大家反馈效果非常不错”。

没有消费者

只有共建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关注社群运营,以书店为载体,建立人和书之间的密切联系,可谓是这家获评北京特色书店的一大特色之一。

4月5日,记者进店采访当晚,书店晚上8点的“晚清十五讲”直播也在线上开启,“观看的基本都是书店会员”。此外,张伟华告诉记者,书店这周问读小组开启的主题阅读为“女性主义”,提供的阅读书单有《第二性》《小妇人》等,“一周的时间里,参与的成员有对话、有讲解、有终极讨论,最后大家共同完成一篇文章,在书店微信公众号推出。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聚焦有共同阅读兴趣的人,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相互切磋琢磨,来发现平常生活背后的乐趣”。

“没有消费者,只有共建者。”在王文海看来,用户走进“一个书店”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借阅或购买一本书、参加一次活动、交一个朋友,“他们真正渴望的是开启一项事业,一项让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各项技能不断解锁的事业”。

王文海认为,好书店能够长久地与顾客产生联系,而这意味着顾客在那里的每一周都有所收获,“每一周都比上周获得更多新知,比上周找到更多感兴趣的东西,想要一探究竟,以至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脱离了无聊和琐碎,变得愉悦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