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林:我为什么主编“课文作家作品系列”?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   2020年04月05日09:21

我硕士和博士读的都是儿童文学专业,2002年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参加课标实验教材的编写。这套教材选了不少名家的儿童文学作品,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欢,例如,《雪孩子》《阳光》《我想》《四季》《比尾巴》《陶罐和铁罐》。

在各地听老师们上课的过程中,我感到老师们对作家的创作背景、艺术手法还需要了解更多,才能提高这类课文的教学能力。因此,我想在杂志上(当年网络还不似现在这般发达)开辟一个“课文作家谈课文”的栏目,邀请作家来谈这篇文章的创作意图和教学建议。

这个想法得到了《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的支持,第一篇文章邀请的是云南儿童文学作家吴然老师,写的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创作谈,发表在2005年第9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我在文后还加了 “主持人语”,希望给老师们更多教学建议。

这个栏目主持了三年多,先后邀请了40多位作家写作(当然不只是儿童文学作家)。其中一些作家已经离开了我们,如《雪孩子》的作者嵇鸿老师、《荷叶圆圆》的作者胡木仁老师、《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作者孙幼军老师、《桃花心木》的作者林清玄老师。我很高兴做这项工作,让很多作家在语文教育中留下了“声音”。

其实,作家谈课文的创作自述,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当年叶圣陶先生创作完课文名篇《小小的船》后,就曾在日记中写道:

“自以为得意,录之: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多用叠字,多用ㄢ韵字,意极浅显,而情境不枯燥,适于儿童之幻想。二十年前在开明编小学课本,即涉想及此,直至今日乃始完成。”

《雨点儿》的作者金波也谈到了对老师的教学建议:

老师可以启发同学展开想象,沿着小雨点的思路想下去,比如问他们“如果你也是小雨点儿,你会落到哪儿去呢?” 又比如问他们“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后来变成什么样子了,你去想象一下。”等等。你会发现低年级的小学生人人都像小诗人一样,有着丰富的、独特的想象力。

《雪孩子》的作者嵇鸿老师从作者的角度讲述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我创作这篇童话的意图就是想改变人们互相不关心的状况。我必须让雪孩子这个冰冷的躯体裹着一颗滚烫的心,以高尚的精神境界来感染千千万万的孩子们。

我想,教师如在教参之外,直接听听作家的想法,对教好这篇文章亦大有裨益。

一晃十余年过去。在统编语文教材在全国使用之时,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主持的这个栏目。我想,或许可以沿着这个思路开发成阅读产品。当然,大背景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语文教材都非常重视课外阅读。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课外到底读什么,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我想到沿着作家这条线,为每位作家出版一本作品集。因为有文章入选教材的作家,应该来说代表了文学创作的较高成就,阅读他们的作品,相对来说文字质量有保证。

统编语文教材中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叶圣陶、朱自清、铁凝、彭荆风、金波、曹文轩、高洪波,刘慈欣等现当代作家的文章。

选入教材的文章就是一两篇(大部分人只有一篇),但这些作家的作品大都非常丰富,还有很多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于是,“课文作家作品系列”这套书的选题思路就逐渐成熟了。其实,称为“课文作家”并不准确,只是为了称谓的方便。

感谢作家们的支持。在选文过程中,我十余年编写语文教材的经验,帮我选到了更多适合学生程度的文章——这也是这套书和其他相似图书的“核心竞争力”。这套书的编辑理念,我考虑尽量让作品“说话”,让学生自主阅读,不用过多的提问打扰孩子。同时,在文末还附上“作家和你面对面”的文章,帮助教师、学生理解作家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