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提供精神食粮,图书馆吹响“抗疫”集结号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郑杨  2020年03月10日08:48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行各业都投入到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图书馆行业也不例外,停课不停学,高校图书馆做好师生教学支持。为了让师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知识宝库,努力打造网上资源的服务支撑体系,资源建设、平台数据、参考咨询等多部门迅速在线集合,实现疫情防控和服务教学两不误。各地的公共图书馆也坚决响应号召,下沉社区挑起疫情防控的服务重担。特别是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区图书馆人为这场阻击战做出了独特贡献,他们除了承担把守大门、消毒杀菌、测量体温、为居民送菜等联防联控的工作之外,还不忘图书馆人服务读者、推广阅读的职责,承担起建立方舱图书角等重要任务。

如湖北省图书馆在方舱医院建设之初就针对疫情特别推出了“方舱数字文化之窗”。现已接入8万种电子图书、42万个图书音频、8482个视频、10万首古诗词,1080种连环画,3万门专业课程,以丰富的读书活动、精彩的文博展览、趣味的在线游戏、群众艺术普及教程等数字资源服务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同时“方舱数字文化之窗”还设有疫情信息更新、权威辟谣、心理疏导等栏目,让服务更有针对性。据了解,目前“方舱数字文化之窗”总访问人数突破13万人次,已经覆盖武汉市所有方舱医院和隔离酒店,并向居家隔离群众推广。

与此相呼应,全国各地其他的图书馆也行动起来,一方面响应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倡议,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通过捐赠物资或提供可靠采购渠道等方式,为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区图书馆抗疫工作提供助力;另一方面,依托各馆优质资源服务读者,积极开辟线上多种阅读形式,开拓服务新领域,拓宽和加强线上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更好地满足读者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国家图书馆:

推送丰富多彩的数字阅读资源

国家图书馆在疫情期间一直坚持服务不打烊。虽然自1月24日起实行闭馆,暂停了到馆读者服务,但国家图书馆的在线资源和服务没有关闭。抗疫期间为读者提供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中文、外文资源库以及国家图书馆馆藏的特色资源库服务,涵盖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古籍、工具书、音视频、数值事实、征集资源等多种类型数字资源。国家图书馆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对在家中潜心钻研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是不可或缺的科研资源宝库。通过国家图书馆官网的论文资源库,用户可以访问海量国内外科研资源。

在全国上下抗击疫情的特殊时刻,白衣天使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普通大众也响应国家号召,宅在家中,用阅读充实自己。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国家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电子书资源。读者通过国图官方网站、国图移动服务端、国图微信官方账号均可以找到想要阅读的电子书。看书看累了,想休息会儿眼睛,读者还可以听听“文津经典诵读”,用耳朵也可以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国家图书馆还借鉴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理念,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依托馆藏海量资源,以专题形式设置了种类丰富的在线课程,给读者系统学习知识提供助力。

国家典籍博物馆是依托国家图书馆设立的、展示中华典籍文物的国家级博物馆。自2014年对公众免费开放以来,系统展示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时间跨度从3000多年前的甲骨到现当代名家手稿,藏品类型从甲骨、敦煌遗书、善本古籍、金石拓片、舆图、样式雷图档到民族文字古籍、名家手稿、西文善本,展览全面生动地呈现中华民族多元丰富的书籍文化以及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闭馆期间,读者可登录国家典籍博物馆官网在线观展,丰富阅读生活。

另外,国家图书馆为助力抗疫工作,还通过微信公号向读者推荐多个特色数据库,让读者宅在家中,也可以增长知识,加强学习。少年儿童在疫情期间居家生活,如何向他们科普新冠肺炎病毒?国家图书馆给读者推荐的“知识乐园”数据库、网上报告厅(少儿版)、“知识视界”视频图书馆(青少版)三个数据库,有大量的少儿视频,用动画、图片、文字等形式,向少年儿童介绍细菌和病毒的小知识,以及如何正确做好防护。

疫情肆虐,宅在家里就是做贡献,不给国家和医护人员添乱、增加负担的同时,宅着也能拉动经济。对于疫情对未来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推荐中宏形式分析、中经专网、国研网三个数据库,帮助读者获得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解读分析。随着各行各业的复工大潮的到来,口罩成为必备之物。哪类口罩、防护服才合格?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推荐“中国标准在线服务网”,方便读者随时查询。

武汉图书馆:

战“疫”书柜免费上线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阅读使人愉悦,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提高免疫力,这是新冠肺炎患者的抗疫良方,是医护人员解压的精神食粮。为进一步发挥好数字资源在抗击疫情期间的作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武汉图书馆携手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共同推出战疫书柜,服务广大读者。

战疫书柜集合了全国30余家优秀出版单位的近50种优质数字内容,目前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其中,防疫专题图书包括预防指南、知识读本、心理防护手册、青少年绘本、科普音频等多种形式,满足各类群体的防疫知识刚需,帮助大家从成人防护、心理健康、儿童科普、医学等多种角度充分了解这一新型疾病。武汉图书馆希望在疫情防控重要时刻,结合全民阅读行动为全市居民提供数字化、便捷化的防疫知识,助力战疫成功。

除了武汉图书馆,武汉地区各公共图书馆也在积极行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武汉市的方舱医院、隔离点、援汉医疗队入驻酒店等建立图书角,为患者和医护人员送去精神食粮。2月6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建成,第2天,武汉图书馆汤湖分馆即组织工作人员,精心挑选文学经典、医疗保健、艺术哲学等图书500册,运送至武汉体育中心,建立了汤湖“微书房”,供患者和医护人员阅读。

2月12日,江岸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带着1500本图书和杂志来到江岸区方舱医院,搭建书架、摆放图书,一直工作到凌晨4点,设置安全、温馨的阅读区域2个,共有小说、散文、医学、传记、励志、艺术、哲学等多个门类的图书供患者和医护人员们借阅使用。同时,该馆工作人员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募集新书4000册,在长江新城方舱医院的20多个独立舱位内设置近50个书架。

黄陂区图书馆也积极联系该区体育馆、盘龙城、汉口北等3家方舱医院,配送图书,建立方舱书屋,张帖防疫宣传画,提供心理疏导、文学、卫生健康、休闲等方面的图书供群众免费阅读。

在得知青山将在武钢体育中心建方舱医院这一消息后,青山区图书馆迅速展开行动,在青山方舱医院建立2个图书驿站,放置6000册期刊、400册图书。图书馆人的这些举动,为患者、医护及方舱工作人员送去特有的温暖,也为在方舱医院治疗的群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上海图书馆:

打造“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

为了满足读者疫情期间的阅读和学习需求,上海图书馆做到服务不停摆,海量资源送到家。上图给读者提供免费电子书单、数据库使用指南、微讲座里看世界等服务,让读者宅在家里也有事可做,足不出户也不无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月22日,上海图书馆联手湖北省图书馆向湖北武汉方舱医院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开通“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通过湖北省图书馆的方舱数字文化之窗“浦江伴读”频道,把“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和上图优质资源送进武汉方舱。

这次开通的“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是由上海图书馆在海量的数字资源中精心遴选资源包,借鉴方舱的快速组装方式组织而成。在方舱医院的患者或医护,可以从湖北省图书馆的小程序进入,也可以直接长按二维码识别进入并使用。

上海图书馆打造的“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内容丰富。首先,名家寄语资源包提供了90多位各界名家的手书寄语,其中包括闻玉梅、杨雄里、葛均波、张文宏等医学名家,以及陈佩秋、任溶溶、奚美娟、易中天、熊月之、赵丽宏等文化界人士的作品,均可线上浏览。其次,“上图讲座”资源包提供了530场精彩纷呈的在线讲座,其中有王蒙、葛剑雄、樊锦诗、林帝浣等众多名人。方舱数字图书馆中还有3万余种家谱资源,其中8565种家谱全文影像可供线上查阅。上海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全国报刊索引》晚清民国期刊全文库开放2万余种期刊、近1000万篇文献还包括80余万幅的图片库,其中就有当时原版原式的伍连德珍贵照片和防疫报道。微阅读资源包则提供了王蒙、易中天、严歌苓、余秋雨、刘慈欣、杨之水等名家的电子书1.7万余种,2万小时的听书资料,3500部阅读视频以及4500多种英文原版书。

3月2日至3月5日,上海图书馆联合阅读马拉松服务号、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开展了“我的战疫”阅读马拉松线上快闪赛。这是一项新型阅读体验活动,参与者需要在短时间内通过检视阅读了解比赛书籍的基本内容。线上快闪赛是对阅读马拉松的展示,通过网络分发电子书籍,把阅马比赛变得更为轻量和快速,并容纳更多阅读者的参与,从而以更多元的方式向社会集中展示阅读这一个美好的生活习惯。活动主办方希望以阅读的方式来表达每一个普通人抗击新冠肺炎的决心,并推动大众深入了解病毒预防等知识,并进一步思考这次疫情所引发的社会、心理、科学等等问题,以及每一个人在其中的责任和作用。

广州图书馆:

刷名家讲座,让阅读与众不同

抗疫期间,日本友人捐赠给我国医疗物资上写的诗词火了。无论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还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都让国人在备受鼓舞和温暖的同时,再次领略到中国古诗词的不朽魅力。为何日本友人会以唐诗为中国加油?唐诗是如何被传到日本的?日本人最喜欢的诗人不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为何是白居易?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又是如何影响朝鲜、日本乃至欧洲的?中国的舞蹈、音乐如何让世界为之倾倒?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武斌所著的《文明的力量》一书中找到。

在广大读者与疫情战斗的日子里,广州图书馆推出众多线上名家讲座资源,丰富人们的阅读生活。其中一场在线讲座就是邀请《文明的力量》一书的作者武斌,图文并茂地为读者重现古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高光时刻,讲述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秘密。读者可以使用IE浏览器打开“广州图书馆官网”,在“首页”点击“资源”“讲座点播”,可以观看讲座内容。讲座音频在喜马拉雅FM网站也可以点击收听。

广州图书馆还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2020新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线上活动,邀请读者一起诵读打卡、电子书阅读、答题闯关赢奖品。此外,广州图书馆还推出一个线上的纪录片虚拟博物馆网站,包含历史、自然、文化、人物、教育、社会、科技等各类纪录片数百部,让读者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随时随地观看。

深圳图书馆:

提供疫情心理援助导航

疫情之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这段时间,读者的心神都被每天更新的新增确诊数字和一线的疫情牵动着。在关注疫情的同时,做好自己的心理防护也很重要。深圳图书馆为读者精选了一些公众号,如简单心理、壹心理等,推送心理调试的科普文章和心理援助热线,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心理慰藉。希望关注疫情的每一个读者,都能在“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之外,稳住自己的情绪,等待疫情结束的好消息。

深圳图书馆还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推出《公众抗疫心态自检自助表》。该表由华中师范大学江光荣教授领衔开发,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研究,多家权威院校和机构联合发布。可以帮助读者学习在疫情之下自我适应调节的方法。

对普通民众而言,宅在家里就是最好的抗疫之道。然而,这也是对家长和孩子的一次考验。在珍惜亲子时光的同时,不少家长们产生了新的焦虑。家长在家办公,兼顾做饭刷碗,还得分身带娃,直呼“太难了”。为求孩子们消停一会儿,有的家长可能会搬出电子产品当救兵。孩子们天性好动,活动空间受限,又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时间一长,就难以抵挡电视、手机、电脑等各类电子产品的诱惑。他们刷起手机,玩起游戏来,可能没完没了。此时家长若强行禁止,免不了陷入一次又一次不欢而散的管教争吵。

针对读者需求,在疫情期间,深圳图书馆联合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部)心理学院,开设心理抗疫系列公益直播课程。该课程由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教研团队及国内优秀一线心理咨询专家组成强大的师资阵容,精心策划主题,采用视频和语音的直播形式,通过凯途同创教育机构“心理晚八点”直播平台,打破空间限制,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权威心理知识。课程第一讲邀请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深圳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导师高秋凤分享“疫情期间如何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话题,课程告诉家长朋友们,电子产品并非洪水猛兽,善用之则能转化为孩子成长的“利器”。高秋凤在讲座中谈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完全杜绝孩子与电子产品接触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明白学与玩相结合的重要性。家长参与活动后都反馈讲座干货满满,很受启发。